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39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5冊.pdf/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宮,祭祀之壇,與夫城隍祀典之祠,溝洫道路農利之類,凡所以禮神惠民、興利除害之事,巨細畢舉。君之用心,可謂至矣。孔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擇可勞而勞之。予於趙君見之矣。劍川土民請記於石,予直書其梗槪如此。趙君,吳興望族也。舉賢良。熊君海。舉秀才。臨邛人云。}}

    • 彌沙井巡檢司、彌沙井鹽課司。俱在州治西南一百五十里。
    • 河泊所。在州治南三里。
  • 順州。在府治東南一百九十里,洪武十九年建。

〔禦見兵食志,儒學見學校志,僧綱司見寺觀志,府州别設察院、布按公司,俱不載〕

城池

  • 府城。宋段氏時築,元末傾圮。洪武十五年,恢舊址,列棑橿。永樂元年,指揮李成等甃以磚石。嘉靖十九年,知府周集拓地改築,爲門四:南曰迎恩,北曰鎭遠,東曰觀瀾,西曰仰高。其北門月城,卽舊城也。〔御史太和李逸民記〕:滇之爲省,在天下之西南陲,鷄慶府又在滇之西陲,視他郡尤爲要害,而獨未之城。嘉靖甲辰,蜀遂寧周公集以刑部郎來知府事,撫顧山川,喟然嘆曰:郡而不城,變誰與守?會分巡中江王公按部至此,聞而壯之,遂相與揣其高卑,物其上方,爰卜爰度,神人旣協,事期有成。因而請於巡撫鍾祥劉公、巡按新城宋公,僉曰:宜城哉!因馳奏上聞,制許之。於是城役乃興,至歲丁未而城成。城週五里五分,幾千丈,高二丈二尺,基廣三丈,跌石高五尺,磚之駢比而厚者爲層六,積累而高者層四十有五,上石內附,倚以爲固。城四門,南有郛,北因守禦舊城而門之,若重關焉。門各爲樓,四角如之,周廬二十有五,敵臺十,塹廣三丈,深丈五尺,穴城跌以仞,溝洫爲石孔十二,經紀周密,巨細畢張。升共城也,則石磴艱艱,長堞馮馮,西南復西,藩垣用興,㞐者德庇,行者頌能。周公之初作城基也,掘地深五尺,闊三丈許,程以堅栗,障蟻穴也,沉以巨石,防潦泐也。於時城跌未盈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