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3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3冊.pdf/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 皇明仍爲順州,改隸鶴慶府。

疆域

〔東〕二百四十里至北勝州界,〔南〕二百三十里至大理府鄧川州界,〔西〕二百一十五里至麗江軍民府蘭州界,〔北〕七十里至麗江軍民府界。府東一百二十里爲順州編里三,西九十里爲劍川州編里十八,自府治南一千一百六十里至雲南布政司,八千三百四十里至應天府,一萬二百四十里至順天府。

形勢

四山壁立,一水伏流,高城深池,人性勇敢,能致敵而不致於敵,此地可以當之。

山川

〔名山〕

  • 方丈山。在府南一百二十里,南接點蒼,巍然峻拔。山半有洞,中有池,深不可測,水滴岩下,如方響音。上有觀音像,又名觀音山。
  • 石寶山。在劍川州西南二十里,有石佛、石棧、石井、石人、石錢、石象、石獅、石蟆、石鐘、石鼓之異,五色跡躅,被於陵谷,信奇觀也。〔太和李元陽石寶山記〕:劍川石寶山,緣崖多石像,有觀音,有諸菩薩、石羅漢,皆若雕錢然。及省其手足指爪剝折之處,又皆空洞,如人之骨,乃知其爲天成。又省其空洞之穴,皆有鑿痕。反覆辨別,莫究端倪。噫嘻!旣示天巧於不可致詰之中,復示人爲於不可措手之處。天壤間一段奇事,如於編籍中見之,觧不詆其謬妄。嘉靖庚寅,予與成都脩撰升菴楊公愼來遊,備悉其狀如此,岩栖不能去者累日。樵者指一洞謂予曰:此中石羅漢以百計,榛塞不能入。悵然而去。上至靈泉,狀如仰白,纔容斗水,百人挹取而不減,不挹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