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3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3冊.pdf/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錢、氈、蜜、蠟、酥、油、亂線、麂皮、狐皮。

堤閘

  • 西湖壩。在府城東北十里。洪武間,鑿有霸閘,積水以灌田,軍民利之,後爲富人所占。弘治十二年,同知胡光具其事陳當道,始覈出。
  • 交水壩。在霑益州南一百七十里平蠻鄕。魂步、臘溪二水相合,又名交水河。先是,以土堰水,每歲隨築髓決。宣德十年,曲靖衛千戶梅用鑿石爲壩,啓閉以時,足利灌漑。
  • 大壩。水出木容箐。洪武初,指揮劉壁築壩渠爲三,造閘以蓄泄水利,於是東南三鄕四堡之田咸受灌漑。
  • 小壩。在州治西五里。
  • 阿龍溝。在州東三里。河東諸田賴以灌漑。

橋梁

  • 澄淸橋。有三:上橋在府治南九里,中橋在治南七里,下橋在治西三岔驛,俱弘治十七一建。〔督學彭綱記〕:弘治甲子秋九月之吉,曲靖府新澄淸上、中、下三橋成。初,府城西南七里許有唐家橋,又三里有湛家橋,正西值三岔驛路有馬家橋。湛家橋水出勝峯山下,流經翠峯爲河。唐家橋水出白家沖,匯河合流出馮家橋,俱入滇大路。蓋一水迴折而三值於道也。始,三橋皆駢木荀,且修廢不時,民以爲病。弘治癸亥之夏,淋雨潦溢,馮家橋壞。明年甲子冬,巡按御史聊城耿公行部至曲靖,民狀其事以請。公曰:是不可緩者。乃稽官書,得兩造之當入罰者,爲白金若干鍰,以備修本。時分守右參議華容黎君、分巡僉事安成王君實承公意,相與檄任同知胡光、指揮張欽、蔣漢、百戶陳經、任志分董其事。各職奉承恐後,屬工庀器,度地屬役,易木以石,固石以鐵,續穹干趾,束水以門,爲縱凡四丈有畸,爲橫弱三之二,爲高凡二丈有畸,下空半之。甫成,二插又壞。知府焦韶、通判白永復以爲請。公曰:固猶是也。則又以千戶唐經、百戶王濬、湛宣、李昂、舍人湛洪、王瀚主堪家橋,千戶王楷、百戶徐忠主唐家橋,而總理其事,則部光、欽故實任焉。而其費則取之羨餘,與韶之所營辦節縮以益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