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言矣。至此爲鄧川界,遂由此趨上關而囘。路人云:初入山,由河子孔以上,一路至石洞,林樾雄深,正對巖面。其石上有古人朱篆,至今不滅。余倦不能往,假我數年,更卜重遊耳。

  • 罷谷山。在浪穹縣北二十里。水經曰:罷谷之山,洱水出焉。其山崆峒,世傳闌蒼之江伏流也。
  • 鳳羽山。一名烏吊山,在縣西南三十里。世傳鳳凰死於此。九月,百烏周哦來朝,土人綱之,多異羽。〔脩撰楊愼詩〕:烏吊山頭百烏傷,刺桐茅竹隱斜陽。九苞文采不復見,千古令人空斷腸。
  • 三崇山。在雲龍州西五里。或云卽三危也。壁立萬仞,頂有三峯,高不可登。

〔衆山〕

  • 玉案山。在葉榆河東。崖上有刻云:此水可當兵十萬,昔人空有客三千。漢元封間,郎中司馬遷至此,觀西洱河。司馬相如至此,上疏開益州。
  • 鳳儀山。在趙州城西里許,卽州之鎭之也。其山一身兩翼,如鳳來儀,故名。俗呼爲三耳山。
  • 龍伯山。在州治東,與鳳儀山直。
  • 宿龍山。在州治南。唐鎭南將軍建,浮圖其巓。
  • 五佛山。在州治南。下有泉,不竭不溢,呼曰聖泉。
  • 昆瀰山。在州治南四十里,西平侯更名定西嶺。
  • 赤佛山。在州治南三十里。
  • 九龍頂山。其峯巒若龍,在州南五十里,遙望九峯相聚。
  • 龍興和山。在雲南縣西二十五里。
  • 寶泉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又名九䁀山。九峯相並,望之簇如靑蓮,石穴崆峒,盤折而升。上有九䁀寺,倚巖結構,飛檻懸梯,令人有挾風生羽之想,蓋奇觀也。
  • 梁王山。在縣北三十里,元梁王行宫在焉。今掘地有琉璃瓦。
  • 南華山。在縣南四十里,又名天花山。
  • 水目山。在縣南二十五里,山巓有泉,深不可測。
  • 天馬山。在縣東南二十里,上有鎭蝗塔。
  • 象山。鄧川州之鎭山也。
  • 臥牛山。在州東北,以形似名。
  • 東山。在州東七里,狀如狪子吐舌,又名獅舌山。下有龍潭,祈雨多應。
  • 鐘山。在州北八里,昔鄧險詔避兵居之。
  • 鼎勝山。在州東南,孤巒高聳,洱河爲襟,島渚縈迴,波光萬頃。
  • 靈應山。在浪穹縣東二十里,喦屋有像,禱雨輒應。
  • 寧山。在縣西,形如鳳翼。
  • 佛光山。在縣東二十五時,嶄然險絕。山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