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余嘉錫論學雜著

亮而非俊義也。俊義、加亮皆無他事可考,故不別爲專條,附辯之於此。

《東都事略》卷一百八〈張叔夜傳〉:「以徽猷閣待制出知海州。會劇賊宋江剽掠至海,趨海岸,劫巨艦十數。叔夜募死士千人,距十餘里,大張旗幟,誘之使戰。密伏海旁,約候兵合卽焚其舟。舟旣焚,賊大恐,無復鬬志,伏兵乘之,江乃降。」

案:李幼武《宋名臣言行續錄》卷三,全與此同。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八十八:「張叔夜,字嵇仲,有文武大材。起知海州,破羣盜宋江有功。」又同卷引《張叔夜家傳》以病乞致仕宮觀劄子:「臣本無技能,徒以片文隻字,誤歷華近。逮出守海壖,會劇賊猝至,偶遣兵斬捕,賊勢挫衂,柑與出降,蒙恩進秩。」
《宋會要》第一百七十七冊:兵十二第二十六葉。「宣和三年五月三日,詔:『近緣諸州郡守臣,閒非其人,以致盜賊竊發。唯徽猷閣待制知海州張叔夜,直龍圖閣知襲慶府錢伯言,直龍圖閣知密州李延熙,能責所部斬捕賊徒,聲績著聞,寇盜屏跡,宜各進職一等,以爲諸郡守臣之勸。』」
《北盟會編》卷五十二引《中興姓氏奸邪錄》:「宣和二年,方臘反睦州,陷溫、台、婺、處、杭、秀等州,東南震動。以貫童貫。爲江浙宣撫使,領劉延慶、劉光世、辛企宗、宋江等二十餘萬往討之。」
楊仲良《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一百四十一:「宣和三年四月戊子,初,童貫與王禀、劉鎭兩路預約會於睦、歙閒,分兵四圍,包幫源洞於中,同日進師。至是王禀等已復睦州,將至洞前。劉顯顯當作鎭。等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