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9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鞭箠部外編

《仇池筆記》:有道士講經茅山,聽者數百人。有自外入 者,長大肥黑,大罵曰:「道士奴,天正熱,聚眾造妖何為?」 道士起謝曰:「居山養徒,資用乏,不得不爾。」罵者怒少 解,曰:「須錢不難,何至作此?」乃取釜竈杵臼之類得百 餘,以少藥鍛之,皆為銀,乃去。後數年,道士復見此人 從一老道士,鬚髮如雪,騎白驢,此人腰插一鞭從其 後。道士遙望叩頭,欲從之。此人指老道士,且搖手作 驚畏狀,去如飛,少頃即不見。

《山西通志》:俗傳晉祠聖母姓柳氏,太原縣金勝村人, 出汲水,道遇白衣乘馬者,欲水飲馬,柳不恡與之。乘 馬者授之以鞭,令置之甕底,曰:「『抽鞭則水自生』。柳歸 母家,其姑誤抽鞭,水奔流不可止,急呼柳至,坐於甕 上,水乃安流。今聖母之座即甕口也。」

繩索部彙考

小爾雅

廣器

《纍,綆》繘也。縚,索也。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詘而戾 之為䋫,樛而紾之為絏。

方言

繘自關而東,周洛韓魏之間謂之「綆」,或謂之「絡」,關西 謂之《繘綆》。

汲水索也

事物原始

《史記》。燧人氏立傳教之臺,作結繩之政。《易繫辭》云。「上 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謂黃帝也。

《易》曰:「上古結繩而治,其來尚矣,始於燧人氏。綆,汲水 索也。關西曰繘,短綆也,不可以汲深井之泉。」

本草綱目

屐屧鼻繩釋名

李時珍曰:「屐乃木履之下有齒者。其施鐵者曰。」音 局。劉熙《釋名》云。「屐者支也。支以踏泥也。」履屧。江南以 桐木為底。用蒲為鞋。麻穿其鼻。江北不識也。久著斷 爛者。乃堪入藥。

主治

《唐本》曰:「哽咽,心痛胸滿,燒灰水服。」

自經死繩主治

陳藏器曰:「卒發狂顛,燒末水服,三指撮陳蒲煮汁服。」

亦佳

發明

李時珍曰:按:張耒《明道志》云:「蘄水一富家子,遊娼宅, 驚走仆於刑人尸上,大駭發狂。明醫龐安,嘗取絞死 囚繩燒灰,和藥與服,遂愈。」觀此,則古書所載冷僻之 物,無不可用者,在遇圓機之士耳。

草麻繩索釋名

李時珍曰:「小曰索。大曰繩。」

主治

李時珍曰:「大腹水病,取三十枚去皮研,水三合,旦服, 日中當吐下水汁。結囊若不盡,三日後再作,未盡更 作。瘥後禁水飲鹹物。」

附方

斷瘟不染,以繩度所住戶中壁,屈繩結之,即不染也。 消渴煩燥,取十家井索,近缾口結處燒灰,新汲水服 一錢,不過三五服效。聖惠方

縛豬繩主治

陳藏器曰:「小兒驚啼,發嗽不定,用臘月者燒灰,水服 少許。」

馬絆繩主治

蘇恭曰:「煎水洗小兒癇。」時珍曰:「燒灰摻鼻中瘡。」

繩索部紀事

《史記補·三皇本紀》:「大昊伏犧氏造書契,以代結繩之 政。」

《左傳·襄公九年》「春,宋災。樂喜為司城以為政,使伯氏 司里陳畚挶,具綆缶。」綆,《汲水索》。

哀公六年,陳僖子召公子陽生。冬十月丁卯,立之。將 盟,鮑子曰:「女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 也。」「孺子荼也。景公嘗銜繩為牛,使荼牽之,故頓地 折其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