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8 (1700-1725).djvu/1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封父亭 在封丘縣治安坊西北。夏后氏之世,封父 為諸侯,建亭於此。

子由亭, 在陳州北柳湖中,宋蘇子由讀書之所。 德星亭, 在許州西湖上,漢荀淑故宅,陳寔常詣淑, 子弟咸在,太史奏「德星聚」,後人因建亭。

聽水亭 在許州西湖上,宋蘇軾卜宅其南,軾嘗有 詩。

溵亭 在郾城縣沙河溵水之陽。唐裴度討吳元濟 時所築。

潁亭 在禹州西關,唐陽翟令陳寬建,宋范鎮重修。

歸德府

妙峰亭 在府舊城內。宋留守王勝之建,蘇軾題榜 「觀光亭。」

望雲亭 在府舊城內。《南都賦》云:「聯觀光」與

《望雲》即此。

新亭 有《十二》,王勝之建,在府城外隄上。

韓公亭 在永城縣治內。韓忠憲為令時所構。明嘉 靖二十年改建為稅課司。

鴻口亭 在虞城縣應善南鄉。《左傳》「昭公三十一年, 齊師、宋師敗吳師于鴻口亭」,即此。

彰德府

會盟亭 在府城北洹水之上。楚項羽與章邯會盟 於此,後人置亭以表其處。

御書亭 舊在韓琦居第之後圃,凡奉詔敕等書,皆 貯於此。

廣春亭 在府治東南。宋杜純建。每歲春前一日,迎 土牛於東郊,至日鞭春於此。明改為彰德衛鎮撫廳。 五松亭 在林縣西南。五松並生,挺然可愛。

休休亭 在林縣觀音巖北珍珠簾下岩中,《仲塗記》 所謂「水簾亭」也。

樂山亭 在林縣西舊龍泉觀。元時道人高道崇建, 王沂作《記》。蓋西臨林慮,望之歷歷可指,故可樂也。 擁翠亭 在林縣淨居院西一峰之半。上則峰巒,下 即眾水交映。

卓茆亭 在磁州治西,元參政安祐建。祐詩:「從此卓 茆亭上客,抱琴何處覓知音。」

滏水亭 在磁州西臨水里。滏河源出於亭下。

衛輝府

思親亭 在輝縣西北關村社。元許衡寓居是邑,與 門生時至百泉亭,吟詠為樂。衡歿後,其子師可為衛 輝路總管,睹其遊息之所而思之,故建亭扁曰「思親。」 百泉亭 在輝縣百泉上。金明昌間建,明成化間,參 議徐文溥扁曰「噴玉亭。」

湧金亭 在百泉亭東。泉從地湧出,日照如金,故名。 內有宋蘇軾書「蘇門山湧金亭」六字。

懷慶府

望懷亭 在濟源縣東北三十里,下臨枋口,唐賢游 詠之所。

房公亭 在濟瀆廟西。唐縣令房琯建。

裴公亭 在濟瀆廟側,唐相裴休建。

萬柳亭 在濟源縣西瀧水北岸。唐白居易有「獨立 蒼茫殘照外,落花飛絮點人衣」之句。

軒轅亭 在濟源縣天壇頂。世傳軒轅於此更衣,又 名《換衣亭》。

鄇人亭 在武陟縣西南。《春秋傳》「郤至與周爭鄇田」, 即此。

河南府

都亭 在府城內,即張綱埋輪處。

富壽亭, 在府城西北三十七里,明帝顯后陵在此。 夕陽亭, 在府城西南。晉賈充出鎮長安,百僚餞送 於此,自旦及暮,故名。

「士鄉亭」, 馮異引軍渡河,與武勃戰於亭下。

含象亭, 唐開元中,拜張說等十八人為學士,於東 都上陽宮含象亭,詔寫御書,贊述翰林之盛事。 群芳亭、四照亭、禊飲亭、偃蓋亭、篔簹亭 在洛陽歸 德坊,本宋歸德園。向拱以宅獻。內有此五亭,見《京洛 朝市圖》。

饐瓜亭 在府城南,下臨伊水。宋呂蒙正微時過此, 見賣瓜者,心欲噉之,其人偶遺一枚於此,蒙正取食 之。後作相,建亭於此,以「饐瓜」名,示不忘貧賤也。 伊川亭 在伊水上。金司諫許古致仕居伊陽,郡守 為建此亭。

望仙亭 在偃師縣居仙堡。昔仙人王子晉昇於緱 氏山,居人於此建亭望之。

《煙霞亭》《壽安亭》 俱在宜陽縣錦屏山。

萬歲亭 在登封縣西北。漢武帝元封元年,登太室, 聞山呼「萬歲」者三,因以名亭。

潛亭 在新安縣南。《漢書》云:「潛水出潛亭北。」

水心亭 在嵩縣東北新店,南望九皋,東臨伊浦。 《逆旅》亭, 在陝州漫澗水北,謂之「漫口客舍。」

《披雲亭》 在陝州羊角山上,高百尺。

柏谷亭, 在靈寶縣朱陽谷中。漢武帝微行投之,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