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2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鹽山縣城池, 原在大留里,明洪武「九年,知縣吳文 靖移于今治,周圍八里,高二丈五尺,廣二丈,池深一 丈,闊三丈。」

慶雲縣城池 明洪武六年,知縣楊思義建,周圍七 里,高二丈五尺,廣二丈,池深一丈,闊三丈。

天津衛城池 「明永樂二年,工部尚書黃福、平江伯 陳瑄築。弘治間,甃以磚石,周圍九里,高三丈五尺,廣 二丈五尺,臨河無池。」

真定府

真定府城池: 漢東垣故城,在真定南八里,晉移治 常山郡,始建。後魏遷安樂壘,後周復治真定,俱建石 城。唐肅宗寶應中,成德軍節度使李寶臣因滹水灌 城,復拓建之。明洪武三年,設真定衛守之。周圍二十 四里,高三丈餘,廣二丈五尺,池深二丈餘,闊十餘丈。 門四:東曰「迎旭」,今改「環翠」;南曰長樂;西曰鎮遠,北曰 永安。建月城樓四,角樓四,敵臺八十五,警鋪八十八。 真定縣附郭。

獲鹿縣城池, 始建無考。周圍四里,高二丈七尺,廣 一丈五尺,池深一丈三尺,闊一丈五尺。

井陘縣城池, 即唐天長鎮舊基。宋熙寧中,移縣治 于此。元移治洺水。明洪武元年,復於此置縣。周圍三 里二十步,高三丈,廣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三尺,闊九 尺。嘉靖二十二年,都御史丁汝夔甃以磚石。

城縣城池, 始建無「考,周圍舊僅三里。明正德十 五年,都御史伍符、知縣陳素增築,新舊周圍共六里, 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二丈。」

靈壽縣城池, 始建無考。周圍三里,高二丈二尺,廣 二丈,池深二丈,闊一丈五尺。成化十八年,知縣尚廉 改為磚堞。

元氏縣城池, 隋開皇六年建,周圍五里,高二丈七 尺,廣一丈六尺,池深一丈七尺,闊二丈五尺。萬曆年 間改「石城。」

欒城縣城池, 始自晉大夫欒賓受封,及欒枝、欒書 世食采于此,故名「欒城。」明洪武十年,知縣沈貞因舊 址創修,周圍三里餘,高二丈八尺,廣二丈,池深一丈 八尺,闊三丈。

無極縣城池, 唐至德初郭子「儀、李光弼與史思明 戰于九門時所築,周圍五里一百四十步,高三丈五 尺,廣一丈八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一丈。」

平山縣城池, 金大定二年,知縣賈彥「始建,周圍四 里一百二十步,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五尺,闊一 丈二尺。」

定州城池 城舊基,魏王珪重築,周圍二十六里一 十三步,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二丈,闊十丈。門四:東曰 博陵,西曰「平鎮」,南曰「永安」,北曰「定武。」萬曆四十七年, 知州沈廷英補修,復扁其門:東曰「觀海」,西曰「望恆」,南 曰「迎泰」,北曰「瞻宸。」

新樂縣城池, 唐至德初郭子儀、李光弼戰於九門 「鄉民屯結所築,周圍三里,高三丈,廣二丈,池深八尺, 闊一丈。」

曲「陽縣城池, 唐至德間始建,周圍五里一十三步, 高三丈,廣三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二丈。」

行唐「縣城池, 唐至德間始建,周圍五里七十五步, 高三丈,廣二丈,池深八尺,闊一丈五尺。」

冀州城池: 「漢冀城,周圍一十二里。宋建隆初增修, 加至二十四里。明嘉靖二十二年,知縣張景達依舊 址修築,周圍十二里,高二丈五尺,廣二丈,池深一丈, 闊一丈五尺。崇禎年間,知州李弘禎修甕城,敵臺、垛 口俱用磚。」

南宮縣城池 舊在縣西三里。明成化十四年,遷今 地。隆慶間,知縣胡「嘉謨增築,周圍八里,高三丈七尺, 廣二丈,池深一丈,闊二丈。」

新河縣城池 「舊在縣西三十里。元至正間,移建于 此。周圍四里,高一丈,廣如之,池深一丈,闊如之。」 棗強縣城池: 「縣自秦漢迄宋,當黃河之衝。金天會 四年,河溢城圮,乃遷于縣西三十里劉馬村,即今治。 周圍四里,高三丈三尺,廣二丈,池深一丈三尺,闊二 丈。」

武邑縣城池, 始建無考。周圍四里,高三丈二尺,廣 一丈五尺,池深二丈,闊如之。

晉州城池, 元季知州葛天民始建,周圍四里,高二 丈三尺,廣一丈三尺,池深一丈一尺,闊二丈。門四:東 曰「迎旭」,西曰「仰恆」,南曰「鎮滹」,北曰「拱極。」

安平縣城池, 始建無考。周圍五里,高二丈八尺,廣 二丈三尺,池深一丈二尺,闊二丈。

饒陽縣城池, 始建無考。崇禎十年,知縣唐順徵改 建甎城,周圍四里餘,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二尺, 闊二丈。

武強縣城池, 「周顯德二年,冀州刺史張暉始建。周 圍四里一百五十六步,高二丈五尺,廣一丈,池深八 尺,闊一丈。崇禎年間,知縣傳蒙休易以磚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