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2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文安縣城池: 舊土城,漢縣令趙夔建。周圍八里三 十步,高三丈,廣二丈七尺,池深二丈,闊三丈。崇禎九 年,月城甃以磚石。

大城縣城池, 始建莫考。明正德七年,知縣石恩即 故址築土城。嘉靖中,知縣余尚貢磚砌,西、北二面增 修南門月城,張應武磚砌;東、南二面增修角樓及西、 南門樓。隆慶中,知縣趙德光建東、北門樓。周圍四里 一十三步,高二丈二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七丈,闊六 丈。

保定縣城池, 宋團練使楊延朗建,周圍六里六十 九步,高三丈,廣二丈,池深八丈,闊四丈。明嘉靖庚戌 年,知縣呂崇德又建新城于舊城之西北隅。

薊州城池 「舊土城,明洪武四年,甃以磚石,設薊州 衛以守之。周圍九里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廣三丈,池 深六丈,闊五丈,門三:東曰望遠,南曰平津,西曰拱極。」 玉田縣城池 「舊土城,明成化三年,都御史閻本始 砌以磚。周圍三里一百四十步,高三丈,廣如之,池深 一丈,闊一丈二尺。崇禎八年,知縣張棨盡易磚石。」 平谷縣「城池 舊土城,明成化丁亥年指揮袁忠甃 以磚石,周圍三里一百六十步,高三丈,廣三丈五尺, 池深一丈三尺,闊二丈五尺。」

遵化州城池, 舊土城,明洪武十一年,指揮周寶拓 而新之,甃以磚石。萬曆九年,總理戚繼光更築,設遵 化衛守之。周圍六里有奇,高四丈,廣三丈,池深二丈, 闊三丈。門四:東曰「鎮海」,南曰「時薰」,西曰「戴京」,北曰「清 漠。」

豐潤縣城池 「舊土城,明正統、天順、成化年間,相繼 甃以磚石,周圍四里,高二丈五尺,廣二丈,池深闊各 二丈。」

延慶衛城池, 「明時建。周圍一十三里三十七步,高 四丈一尺,廣二丈六尺。南口城垣,崇禎十二年始建。」

永平府

永平府城池, 秦時建。明洪武四年,指揮費愚等拓 而築之,甃以磚石,設永平衛守之。周圍九里十三步, 高三丈有奇,廣二丈,池深二丈,闊五丈。門四:東曰「通 遼」,南曰「觀海」,西曰望京,北曰「鎮平。」角樓四,敵臺四十, 警鋪五十六。盧龍縣附郭。

遷安縣城池 舊土「垣。明景泰中,巡撫鄒來學甃門 以磚,周圍五里,高三丈,廣丈二尺,池深二丈,闊三丈。」 北屬縣,南屬衛。

撫寧縣城池 明成化三年建,周圍三里八十步有 奇,高二丈九尺,廣一丈二尺,池深三丈,闊五丈。東屬 縣,西屬衛。

昌黎縣城池 「舊土垣,弘治八年,知縣殷𤣱甃以甎, 周圍四里,高三丈,廣一丈有奇,池深二丈,闊四丈。」 灤州「城池, 遼時築。明景泰二年,巡撫鄒來學甃以 磚,周圍四里二百餘步,高二丈九尺,廣二丈,池深二 丈,闊二丈。」門四:東曰禦灤,南曰安巖,西曰迎恩,北曰 靖遠。

樂亭縣城池 舊土「垣,明成化元年,巡撫閻本甃以 甎,周圍三里,高二丈八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四 尺,闊三丈五尺。」

山海衛城池 「明洪武十四年,大將軍徐達建。周圍 八里一百三十七步,高四丈一尺,廣二丈,池深二丈 五尺,闊十丈。北翼城、南翼城、寧海城,俱明巡撫楊嗣 昌建。東羅城,明萬曆間管關主事王邦俊、永平道成 遜建。」

保定府

保定府城池, 元大將軍張柔始築。明洪武三十五 年,都督孟善以磚石甃甕城四,門增女牆,設大寧都 指揮使司暨五衛所守之。周圍一十二里三百三十 步,高三丈五尺,廣一丈五尺,池深三丈,闊五丈。門四: 東曰「望瀛」,南曰「迎薰」,西曰「瞻岳」,北曰「拱極。」南面舊有 三門,後兩隅門廢土壁,關梁尚存。角樓四,敵臺八十 一,警鋪四十九。隆慶初,知府張烈文、賈淇、章時鸞相 繼砌磚。清苑縣附郭。

滿城縣城池, 「相傳遼蕭后所築,周圍四里二百五 十步,高二丈二尺,廣一丈,池深七尺,闊一丈六尺。 安肅縣城池, 五代晉藩使李存審始築,周圍四里, 高三丈,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二丈。」

定興縣城池, 金大定七年「築,周圍五里八十步,高 二丈五尺,廣一丈五尺,池深八尺,闊一丈。」

新城縣城池, 相傳「遼蕭后所築,周圍三里八十步, 高三丈,廣八尺,池深六尺,闊二丈二尺。」

唐縣城池 舊《志》云:「堯時築,元莊敬始建城樓」,周圍 四里,高一丈八尺,廣一丈,池深闊俱七尺。

博野縣城池, 「明洪武二年,知縣杜泰亨築,周圍四 里十三步,高二丈,廣一丈五尺,池深一丈,闊二丈。正 德六年,知縣李延齡內築五尺,外添堞城池,上築護 城堤,闊一丈,高倍之。崇禎十三年,知縣宋珍始以磚 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