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2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自理,非賢臣而弗居。歷雲「官與《鳥職》,接《洪範》而《周書》。」 無不校權衡之輕重,考度量之盈虛,因物以極神,託 數以明象,積分而成寸,引尺而為丈,列陰偶而陽奇, 法天三而地兩,準之億萬,其如指掌。時止則止,時行 則行,隨物而應,施不失平。其至妙也,多少不能以藏 「數;其至微也,長短不能以隱情。易而無欺,簡而無惑。 節之以禮,其儀不忒。聖人進退以觀象,君子方圓而 取則。」戒百王之規矩,為萬代之繩墨。欽若伯禹,聖哉 為王。道濟天下,爰敕《大章》。投足既廣,行地無疆。彼里 之難測,用度之可量。四時以日月為明,萬國以君王 作大。同衡律而一軌量,海內平而天下泰。居日中而 成市,觀異方而畢會。在商賈之所資,惟尺度而為最。 夫道以神契,物以言筌,義無不盡,理無不全。度之為 物也,資道以為用;度之為道也,託物而無偏。述斯往 矣,吾不知所以然。

《嘉量賦》
敬括

作之嘉量,其義惟深。嘉者以善為節,量者用平其心。 窮微於《子穀》之數,酌憲於《黃鍾》之音。蓋取諸象,爰範 於金。亦既成止,其儀可覿,堅外可程,虛中受益。功格 於衡鏡,實同乎珪錫。以分多少,寧患乎不均。以立信 仁,抑行之無斁。然美其方能立矩,卑莫可踰。出入罔 恡,包含式孚。徇公滅私,乃為而勿有;納新吐故,亦用 當其無。理將神而共契,跡與道而相符。且器守乎謙, 人惟厥操。人非器罔主,器非人奚導?不謹則詐偽生 端,無方則羨溢為秏。職是司者,胡顏相冒。由此言旃, 不其至然;外乎則概,𣂁乃旁穿。既因物以進退,亦與 時而遷。施於政而四方仰則,毗乎理而百代猶傳。 誠可美而可尚,願斯焉而取焉。異乎大小區分,高卑 奇偶。始增撮而就合,卒聚升而成斗;隨求而獲進獲 退,順動而何先何後。洎乎職興都尉,計起弘羊。洽平 糴而作典,布均輸而有方。常平由是以實,大國因之 用強。豈比「天有斗而酒漿不挹,山有谷而牛馬空量。」 然而當「春秋分之期,為晝夜至之時,于以較矣。于以 用之,實萬人之所欲,敢望聞于有司。」

《玉斗賦》
前人

玉以至寶見珍,斗以至平為器。聚圭合而成量,瑩瑜 瑕以表義。蘊石而山谷增輝,握樞而《春秋》定位。祕以 重璞,攻以他山。中虛有待,旁達無間,內倍殊璧,外圓 若環。用之則稱物平施,運之則含照自閒。燕石既分, 楚圭未剝,平準獻度,良工就琢。剡則為璋,合而成玨。 口應吐納,柄隨把握。有異擊刁漢營,進綴趙幄。議其 遠邇,曾是悠邈。特達垂名,切磋有成。炯光月皎,洞徹 冰清。揣摩律度,比較權衡。法帝車之杓,如軒如輊;校 嘉量之趾,不縮不盈。至若劉項爭帝,龍蛇起陸,楚塞 瞻烏,秦原逐鹿,羽輕灞上之敵,漢厄鴻門之酷。亞夫 按劍,張良獻玉,雖碎斗以稜威,終拔山而取辱。比德 者何?邀功則多。佩服惟允,關石用和。既執契而不遠, 諒求仁而靡他。爾以至公秉彝,我以不貪為寶。扣之 則清越流響,祕之則含弘守道。光照廡以如虹,價連 城而無考。豈徒玉卮無當,冰壺見杲而已。是以在天 成象,在物可師,立身而溫潤無匹,應用而盈虛有時。 嘗為國器,藏諸有司。若暴新之所執,吾何以則而象 之?

《平權衡賦》
李宗和

王者統四時,均五則,彼權衡之為準,驗陰陽之不忒。 鉤深致遠,黍累於焉靡差;稱物平施,晷度由之斯得。 惟權也分其重,惟衡也取其平。明乎國經,固懸茲以 垂範;掌乎天秩,如用茲而永貞。衡任權以鈞物,權資 衡以作程。故一人體之,以清萬國,萬國仰之,而庶政 以成。當其元鳥司分,疇人敬授,既量諸夕,又測其畫。 盈虛氣等,何藉於土圭;日夜時分,已傳於玉漏。莫不 同度量以應其時,平權衡以葉其候。苟順氣以頒節, 實從時而不謬。其功斯博,其道式孚,諒同均於遠近, 故不失於錙銖。俾稱物者守之無易,掄材者持之罔 逾。皇矣我君,康哉神化。萬方取則,自得於均平;二氣 尚分,無愆於晝夜。不然者,何以佐璿「樞之斟酌,調元 氣以絪縕。申乎舊章,孰似權衡之大。匪無同異,所紀 《春秋》之分;齊其重輕,等其規矩,豈鈞銖之是待,在繩 準而有取。」固將平邦國,亦以敘彝倫。七政惟齊,有符 乎應天之運;百工咸賴,實資乎秉國之鈞。宜其平域 中而齊律度,貞天下而利黎人。惟止直可法,惟中平 可均。夫如是,則權衡者蓋亦考茲義而是遵。

《平權衡賦》
陳佑

「俾民不迷。」茲器維則,行之而萬象正,動之而天下直。 一人不宰,命任權者必公;百辟以孚,在持衡者守德。 此蓋國之恆準,教以順行,雖因時以考正,乃假人而 後成。權之垂知,俯下而斯重;衡之正,乃得一以至貞, 忠以自勝,直哉惟清。物無偏以表德,器守公而作程。 動必推移,佐璿璣而克正;靜無偃仰,若泰階之既平。 懿夫衡之誠懸,德乃是茂。秉中正以不忒,在毫釐而 何謬?眾星分列,若歷歷以拱辰;一權下臨,正亭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