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2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是定。是以聞鐘洛浦,即辨聲乖;聽鐸邯鄲,先知響韻。 二分二至,行於司曆之官;九變九成,被於中和之職。 足以動天地,感鬼神,化被風俗,平分寒暑。豈直吟嘯 谿谷,回翔鸞鳳而已哉!是知零陵廟前,徒尋舜管;始 平城下,空論周尺。臣聞上制其禮,下習其儀,君定其 法,臣行其事。謹造《玉律》一具,并玉秤、尺、斗、升、合等,始 得成功。至於分粟累黍,量絲數龠,實以仰稟聖規,參 詳神思。所冀節移陰管,無勞河內之灰;氣動陽鍾,不 待金門之竹。而琬琰事輕,般倕慮淺,不足展采成均, 增輝度量。賫器奉表以聞。

《同律度量議》
隋·牛弘

竊惟權衡度量,經邦懋軌,誠須詳求故實,考校得 「謹尋今之鐵尺,是太祖遣尚書故蘇綽所造。當時檢 勘,用為前周之尺,驗其長短,與宋尺符同,即以調鍾 律并用均田度地。今以上黨羊頭山黍,依《漢書律曆 志》度之。若以大者椆累,依數滿尺,實於黃鍾之律,須 撼乃容;若以中者累尺,雖復小稀,實於黃鍾之律,不 動而滿。」計此二事之殊,良由消息未善,其於鐵尺,終 「有一會。且上黨之黍,有異他鄉,其色至烏,其形圓重, 用之為量,定不徒然。正以時有水旱之差,地有肥瘠 之異,取黍大小,未必得中。案許慎解秬黍體大,本異 於常,疑今之大者,正是其中,累百滿尺,即是《會古》。實 龠之外,纔剩十餘。此恐圍徑或差,造律未妙,就如撼 動取滿,論理亦通。」今勘周、漢古錢,大小有合,宋氏渾 儀,尺度無舛。又依《淮南》,累粟十二成寸,明先王制法, 索隱鉤深,以律計分,義無差異。《漢書·食貨志》云:「黃金 方寸,其重一觔。」今鑄金校驗,鐵尺為近。依文據理,符 會處多。且平齊之始,已用宣布,今因而為定,彌合時 宜。至於玉尺累黍,以廣為長,累既有剩,實復不滿。尋 訪古今,恐不可用。其「晉梁尺量,過為短小,以黍實管, 彌復不容,據律調聲,必致高急。且八音克諧,明王盛 範,同律度量,哲后通規。臣等詳校前經,斟量時事,謂 用鐵尺,於理為便。」

《執秤誡》并序
唐·姚元崇

秤者衡,衡天下之平也,君子執之以平其心。夫衡,在天以齊七政,在人以均萬物。稱物平施,為政以則,毫釐不差,輕重必得,是執衡持平之義也。

聖人為衡,四方取則,志守公正,體兼平直。用於天官, 銓綜斯得;用於里閈,紛競以息。故南北以對,左右以 持,稱物低昂,不差毫釐,使錙銖不惑,輕重無疑。智不 能矯,愚不能欺,存信去詐,以公滅私。王道無偏,君子 無黨。法者天下公器,官者庶人師長。其身率正,不令 而行。在下無怨,唯上之平。故曰:「上之所為,下必從矣」; 上之所教,人亦效矣。心苟至公,人將大同。心能執一, 政乃無失。嗟爾多士,欽哉勉旃。庶以觀則,同夫《佩弦》。

《謝賜尺詩狀》
張九齡

右:今日高力士宣敕,賜臣等御製詩并寶尺。伏以尺 者紀度之數,宜麗天文;詩者律呂之和,是生節物。聖 恩下逮,天旨旁流,因物寓言,以言垂象。臣雖瞽陋,伏 見宸衷,竊謝良工,徒秉刀尺,終期死力,取配鈞衡,而 未「副所圖,退省知罪,臣等不勝負荷感懼之至。」

《中和節謝賜尺狀》
白居易

右,今日奉宣,賜臣等前件紅牙銀寸尺各一者。伏以 中和屇節,慶賜申恩,當晝夜平分之時,頒度量合同 之令。況以紅牙為尺,白金為寸,美而有度,煥以相宣, 逮下明忖度之心,為上表裁成之德。慶澤所及,歡心 畢同。臣等塵忝日深,寵錫歲至。雖恩光下濟,咫尺之 顏不違;而尸素內慚,分寸之功未效。捧受愧畏,倍萬 𢘆情。謹具奏聞。謹奏。

《平權衡賦》
劉禹錫

「惟天垂象,惟聖作程,播二氣而是分晷度,立五則而 在審權衡。上穆天時,應陰陽之克正;下統人極,俾準 繩而惟平。」於是黍累無差,毫釐必究,等度量而化通 遠邇,體平均而勢行宇宙。當其夾鍾中律,南呂戒候, 銅渾應節於寒暑,玉漏方齊乎宵晝。由是命有司而 申令,考前王而是遵。權輕重以審則,中規矩而和鈞。 事垂文兮風傳乎千古;道如砥兮日用於兆人。懿夫 正以處中,平而立矩。命其同也,有虞之制克彰;稱其 謹焉,宣父之言可取。故能用該仁里,象合天文。既左 旋而右折,量輕併而重分。持平罔虧,可謂範於秉鈞 之佐;立信惟一,將有助於執契之君。不然,則何以懸 之而息彼奸詐,正之而協於晨夜?得「平則正,我之道 兮允執厥中。」益寡裒多,眾所用兮不言而化。化之有 孚,功莫可踰。立規程罔慚夫龜鏡,揣鈞石寧失乎錙 銖。匪假垂鈞而其用不匱,何勞剖斗而所爭自無。方 今百度惟貞,萬邦承則。順時設教兮靡不獲所,同律 和聲兮允臻其極。玉衡正而三階以平,七政齊而庶 政不忒矣。美君臣之同體,猶權衡以合德。宰準繩之 在心,庶輕重之不惑。

《度賦》
高邁

昔在太始,原於物初,天地草昧,建皇王以為宰;淳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