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8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恕下廷尉,當死。以父畿勤事水死,免為庶人,徙章武 郡。是歲,嘉平元年,恕倜儻任意,而思不防患,終致此 敗。初,恕從趙郡還陳留,阮武亦從清河太守徵,俱自 薄廷尉。謂恕曰:「相觀才性可以由公道而持之不厲, 器能可以處大官而求之不順,才學可以述古今而 志之不一,此所謂有其才而無其用。今向閑暇可試, 潛思成一家言。」在章武遂著《體論》八篇,又著《興性論》 一篇,蓋興於為己也。四年,卒於徙所。

《吳志虞翻傳》:「翻字仲翔,性疏直,數有酒失。權與張昭 論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語神仙,世豈有仙 人也』?權積怒非一,遂徙翻交州。雖處罪放,而講學不 倦,門徒常數百人。又為《老子》《論語》《國語》訓注,皆傳於 世。」《翻別傳》曰:「翻放棄南方,云自恨疏節,骨體不媚, 犯上獲罪,當長沒海隅。生無可與語,死以青蠅為弔 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以典籍自慰,依《易》 設象,以占吉凶。」又以宋氏解元,頗有繆錯,更為立法, 并著明楊釋宋,以理其滯。《吳書》曰:「翻雖在徙棄,心不 忘國。常憂五谿宜討,以遼東海絕,聽人使來屬,尚不 足取」,今去入財以求馬,既非國利,又恐無獲。欲諫,不 敢,作表以示呂岱,岱不報,為愛憎所自復,徙蒼梧猛 陵。《江表傳》曰:後權遣將士至遼東,於海中遭風,多所 沒失。權悔之,乃令曰:「昔趙簡子稱諸君之唯唯,不如 周舍之諤諤,虞翻,亮直,善於盡言。國之周,舍也,前使 翻。在此。此役不成,促下。問,交州翻。若尚存者,給其人 船,發遣還都;若以亡者,送喪還本郡,使兒子仕宦。」會 翻已終。

《晉書殷浩傳》:「浩字深源,兵敗,桓溫上疏罪浩,坐廢為 庶人,徙於東陽之信安縣。浩少與溫齊名,而每心競。 溫嘗問浩:『君何如我』?浩曰:『我與君周旋久,寧作我也』? 溫既以雄豪自許,每輕浩,浩不之憚也。至是,溫語人 曰:『少時吾與浩共騎竹馬,我棄去,浩輒取之,故當出 我下也』。又謂郄超曰:『浩有德有言,向使作令僕,足以 儀刑百揆,朝廷用違其才耳』。」浩雖被黜放,口無怨言, 夷神委命,談詠不輟,雖家人不見其有流放之慼,但 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浩甥韓伯,浩素賞 愛之,隨至徙所。經歲還都,浩送至渚側,詠《曹顏遠詩》 云:「富貴他人合,貧賤親戚離。」因而泣下。後溫將以浩 為尚書令,遺書告之,浩欣然許焉。將答書,慮有謬誤, 開閉者數十,竟達空函,大忤溫意,由是遂絕。

《魏書孝文帝本紀》:太和四年:「正月戊午,襄城王韓頹 有罪,削爵徙邊。」

《隋書郎茂傳》:「茂為晉陽宮留守。其年,恆山贊治王文 同與茂有隙,奏茂朋黨,附下罔上,詔遣納言蘇威、御 史大夫裴蘊雜治之。茂素與二人不平,因深文巧詆, 成其罪狀。帝大怒,及其弟司隸別駕楚之皆除名為 民,徙且末郡。茂怡然受命,不以為憂。在途作《登壟賦》 以自慰,詞義可觀。復附表自陳,帝頗悟。十年,追還京」 兆。

《王伽傳》:伽,河間章武人也。開皇末,為齊州行參軍。初 無足稱,後被州使送流囚李參等七十餘人詣京師, 時制流人並枷鎖傳送。伽行次滎陽,哀其辛苦,悉呼 而謂之曰:「卿輩既犯國刑,虧損名教,身嬰縲紲,此其 職也。今復重勞援卒,豈獨不愧於心哉!」參等辭謝,伽 曰:「汝等雖犯憲法,枷鎖亦大辛苦,吾欲與汝等脫去, 行至京師,總集能不違期不?」皆拜謝曰:「必不敢違。」伽 於是悉脫其枷,停援卒與期曰:「某日當至京師。如致 前卻,吾當為汝受死。」舍之而去。流人咸悅,依期而至, 一無離叛。上聞而驚異之,召見與語,稱善久之。於是 悉召流人,并令攜負妻子俱入,賜宴於殿庭而赦之。 乃下詔曰:「凡在有生,含靈稟性,咸知好惡,並識是非。 若臨以至誠,明加勸導,則俗必從化,人皆遷善。」往以 海內亂離,德教廢絕,官人無慈愛之心,兆庶懷奸詐 之意,所以獄訟不息,澆薄難治。朕受命上天,安養萬 姓,思遵聖法,以德化人,朝夕孜孜,意在於此。而伽深 識朕意,誠心宣導,參等感悟,自赴憲司。明是率土之 人,非為難教,良是官「人不加曉示,致令陷罪,無由自 新。若使官盡王伽之儔,人皆李參之輩,刑厝不用,其 何遠哉!」於是擢伽為雍令,政有能名。

《唐書羅道琮傳》:「道琮,蒲州虞鄉人,慷慨尚節義。貞觀 末,上書忤旨,徙嶺表。有同斥者,死荊襄間,臨終泣曰: 『人生有死,獨委骨異壤邪』?道琮曰:『吾若還,終不使君 獨留此瘞路左去。歲餘,遇赦歸。會霖潦積水,失其殯 處,道琮慟諸野波中,忽若湓沸者。道琮曰:『若屍在,可 再沸』。祝己,水復湧,乃得屍,負之還鄉』。」

《朝野僉載》:趙公長孫無忌以烏羊毛為渾脫氈帽,天 下慕之,目其帽為「趙公渾脫。」後坐事長流嶺南,「渾脫」 之言,於是效焉。

《唐書高宗本紀》:「永徽四年二月乙酉,流宇文節於桂 州。」

龍朔三年四月戊子流李義府於巂州。

《舊唐書高宗本紀》:「調露元年十月,單于大都護府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