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6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右,則士有伏死堀穴巖藪之中耳,安有盡忠信而趨 闕下者哉?

《烏巢大理寺獄戶賦》以昔開元中刑措至此為韻

唐韓鎡

皇帝恩霑庶類,道格元功,化覃於萬國之間,苛慝不 作;烏巢於圜扉之內,囹圄知空。「載飛載止,以雌以雄, 寂寂無猜於牖下,翩翩不去於林中,足驗時清,可知 刑措,廉恥必格,寬仁有裕。垣深不阻於歸飛,鑰動何 驚於反哺。蒼鷹莫擊,寧懷獄吏之憂;疏網無加,豈有 虞人之懼。」夫刀鋸勿用,狴牢洞開,顧叢棘而未下,拂 青槐而乍回。拾卵無聞於貪吏,焚巢自絕於燃灰。表 異而居,飲和而至,翻然用刑之處,闃是無人之地。中 臺柏老,顧恓息而難安;念室扃閑,每飛鳴而自遂。實 由吾君信孚禽鳥,澤及黎元,共履安平之路,咸知仁 育之恩。向日寧憂於闔戶,知風不憚於襲門。定國徒 美於詳明,何施善政?冶長不罹於縲絏。豈見銜冤自 然,罔遇殘傷,免於彈射。曾無滅趾之士,不有抱關之 客。既生既育,八九子以均安;不識不知,四三皇於往 昔。是知政惟惠愛,不尚威刑,止夏臺而自逸,陋楚幕 之不寧。永夜風凄,或徘徊於月樹;逾冬候暖,欣寂寞 於訟庭。彼三足徒稱夫盛事,素容虛美於祥經。懿夫 昭德塞違,柔遠能邇,大無用於兵革,細罔行於鞭箠, 每夕宿而來斯,寧夜啼而去。彼昔周稱訟息,漢號刑 清,曾何足而致此。

《在獄詠螢火賦序》
駱賓王

綈袍匪舊,白首如新。誰明公冶之非,孰辨臧倉之愬。 是用中宵而作,達旦不瞑。睹茲流螢之自明,哀此覆 盆之難照。況乘時而變,含氣而生。雖造化之不殊,亦 昆蟲之一物。應節不𠍴,信也;與物不競,仁也;避日不 明,義也;臨危不懼,勇也。事有沿情而動,興因物而多 懷。感而賦之,聊以自廣。

《在獄詠蟬詩序》
前人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廳事也。有古槐數株焉。每至夕 照低陰,秋蟬疏引,發聲幽息,有切常聞吟喬樹之微 風,韻資天縱;飲高秋之墜露,清畏人知。僕失路艱虞, 遭時徽纆,不哀傷而自怨,未搖落而先衰。聞蟪蛄之 流聲,悟平反之已奏,見螳螂之抱影,怯危機之未安。 感而綴詩,貽諸知己,庶情沿物應,哀弱羽之飄零,道 寄人知。憫餘聲之寂寞,

《鞫城等銘序》
宋·李沖元

孔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又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蓋自大道既隱,純朴已散,雖堯舜之世,猶曰「罪疑唯輕。」 又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然則聽訟之際,聖人所以敬慎而哀矜者,蓋以民安非辟之習,冒金木之訊,上之人亦有罪焉。三代以還,教民無黨庠術序之法,養民無井「畝夫家之田,飢寒困苦,逼於垂死之地,而又於先王忠信孝弟未嘗聞知,一旦陷於有罪,而刑之無所不至,此志士仁人所以挾書永歎,思致主於三代之隆者」 ,其說有在是也。沖元不敏,承乏法曹,掾愧無皋陶種德之實,而憂不能致孔子使無訟之道,故因修治。囹圄。既成,乃為《鞫城》等銘,凡十一篇,置於座右以自勵云。

《鞫城銘》

畫地不入刻木不對敢或為此底民於罪使死灰而 復然匪予心之所畏回也盜飯參乎殺人唯穀駑而 養虎未知焉得仁。

《門銘》

仁,汝宅也,汝奚不居?禮,汝門也,汝安可踰?既出彼,則 入此,固將食汝以同魚。冠纓不足帶有餘,將曰「繄誰 之辜?」予忍為董子百仞之深淵,亦不靳于公駟馬之 高車。

《衣銘》

嗚呼!教之不勤,俾爾殘義而賊仁。予不能與物為春, 徒俾爾不寒而溫。

《盂銘》

曩也挈德而飽汝,今也數粒以食汝。「予為黍則勤,而 德則弗新。予一食而九覆俎,思平反以穀汝。」

《陰德堂銘》

兔狡起於獵狡,民詐由乎吏詐。雖得情而不冤,顧何 功之可謝?唯全德之君子,功被物而不有。以予眇眇 之身,跂古人而敢後。與其為濡轍之魚,寧相忘於江 湖。按銘凡一十一僅錄五則餘入別部

《難禪閣銘》并序
黃庭堅

龍眠道人李元中為宜春決曹掾,盡心於犴獄,忠信慈惠於百度。訟者伏辜而即罪,如罪在己。治罪之器,人服而病焉,如傷在己。卹其飢寒痾癢,加以保惠教誨,使宥者渙然而悔,杖者自今而悔,流者在途而悔,死者方來而悔。孔子曰:「子產眾人之母也,而《書》言不盡,其行事未知,其能若是乎?」 獄事既飭,於是築閣以退,聽己無憾,而後安禪而乞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