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6 (1700-1725).djvu/5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在者,偽也。東西二都舊老相傳,黃巢實不死,其為尚 讓所急,陷太山狼虎谷,乃自髡為僧得脫,往投河南 尹張全義,故巢黨也,各不敢識,但作南禪寺以舍之。 予數至南禪壁間,畫僧巢也。其狀不逾中人,唯正蛇 眼為異耳。老人言:更有故寫真絹本尢奇巢,題詩其 上云:「猶憶當年草上飛,鐵衣脫盡挂僧衣。天津橋上 無人識,獨憑欄杆看落暉。」為李易初取去。

《筆記》:《列仙傳》云:「盜道無師,有翅不飛。」

《艾子雜說》:秦破趙於長平,坑眾四十萬,遂以兵圍邯 鄲,諸侯救兵列壁而不敢前。邯鄲垂亡,平原君無以 為策,家居愁坐,顧府吏而問曰:「相府有何未了公事?」 吏未及對,新垣衍在坐,應聲曰:「惟城外一夥竊盜未 獲爾。」

《隨手雜錄》:「錢王有外國所獻頗眩伽寶,其方尺餘,其 狀如水精,云可厭十里火殃。」乃置於龍興寺佛髻中。 餘杭數回祿,而龍興不可近也。有盜嘗焚其殿柱,木 悉灰燼,而煙焰竟不熾。皇朝改為太平祥符寺。自唐 至皇朝,凡有十寶,此其一也。

《書史》:唐末人學歐尢多。四明僧無作學真字,八九分 行字,肥弱用筆寬。又有七八家不逮此僧。唐賊張廷 範,亦學歐陽詢,多有此賊。跋一雙鉤摹歐帖,上有此 賊印云:「清河張廷範印」及題曰:「便是至寶也,惜之惜 之,永為所寶之寶,皆學歐行。」余跋曰:「唐弘文館學士 歐陽詢書,唐人所摹。後一行印文曰:『清河張廷範私』」 記:「廷範,唐賊也。時衰代替,賊之所好,涉於衣冠,此攘 奪所生也。今太平君子,或富貴則崇貨利,乃賊所先, 故不剪除。既著其賊,又為太平君子之勸。其書札印 記,翩翩自喜之心,忘其為賊之著也。」

《岳陽風土記》:鼓樓山上有石室,下瞰洞庭,中容數千 人,群盜逋藏之所,俗謂分金洞。統制官巡捕,後遂少 衰息。按《水經》云:洞庭鹿角山西有謹亭戍、萬石戍,糜 湖口有金浦戍。然則屯兵捕盜舊矣。

《孫公談圃》:「蒲恭敏宗孟知鄆州日,有盜黃麻胡者,劫 良民使自掘地倒埋之,觀其足動,以為戲樂。恭敏獲 其黨,先剔去足筋,然後置於法。先是,寇依梁山濼,縣 官有用長梯窺蒲葦間者,恭敏下令禁毋得乘小舟 出入濼中,賊既絕食,遂散去。公為憲,日一倚恭敏,凡 獲盜,即日輦金至市中行賞,以故人人用力,斬捕略」 盡。

《退齋雅聞錄》:予與尹東珣溫叔同考信德府進士。溫 叔言,頃在都下市書處見有寫本《唐書節要》一冊,後 題一絕云:「中原不可生強盜,強盜纔生不易除。一盜 既誅群盜起,功臣卻是盜根枝。竟不知誰所作 官箴?」關沼:止叔獲盜,法當改官,曰:「不以人命易官。」終 不就賞。可謂清矣。然恐非通道。或當時所獲盜有情 輕法重者,止叔不忍以此被賞也。

《玉照新志》:「趙諗者,其先本出西南夷獠賊,其族黨來 降,賜以國姓。至諗不量其力,乃與其黨李造、賈時成 等宣言欲誅君側之姦,其語頗肆狂悖,然初無弄兵 之謀。建中靖國時,事既變,諗亦幡然息心,來京師注 官。時曾文肅當國,一見奇其才而薦之,擢國子博士。 諗謁告省其父母於蜀中,其徒勾群以前事告變,獄」 既遂,以反逆伏誅,父母妻子悉皆流竄,改其鄉里渝 州為恭州,文肅亦坐責。《告詞》略云:「逮求可用之才,輒 薦逆謀之首」是也。究其始,正由狷忿妄作,遂至殺身 覆宗,百世之下,永負寇盜之名。學者亦當以輕剽為 戒焉。

《蔣氏日錄》:「廬州慎縣黃山連於無為軍壽州六安界, 蓋賊巢也。山下居民千餘戶,而藏賊以活者八百餘 家。賊間發,官兵追縱逐捕,有數年不獲者。」

《癸辛雜識》:龔聖與作《宋江三十六贊》,并序曰:「宋江事 見於街談巷語,不足采著。雖有高如李嵩輩傳寫士 大夫,亦不見黜。余年少時,壯其人,欲存之畫贊以未 見信書載事實,不敢輕為。」及異時見《東都事略》中載 《侍郎侯蒙傳》有書一篇,陳制賊之計,云:「宋江以三十 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材必有 過人。不若赦過招降,使討方臘,以此自贖,或可平東 南之亂。」余然後知江輩真有聞於時者。於是即三十 六人,人為一贊,而箴體在焉。蓋其本撥矣,將使一歸 於正,義勇不相戾,此詩人忠厚之心也。余嘗以江之 所為,雖不得自齒,然其識性超卓,有過人者。立號既 不僭侈,名稱儼然,猶循軌轍,雖託之記載可也。古稱 柳盜跖為「盜賊之聖」,以其守壹至於極處,能出類而 拔萃若江者,其殆庶幾乎!雖然,彼跖與江,與之盜名 而不辭,躬履盜跡而無諱者也。豈若世之亂臣,賊于 畏影而自走,所為近在一身,而其禍未嘗不流四海? 嗚呼!與其逢聖公之徒,孰若跖與江也? 呼保義宋 江不假稱王而呼保義,豈若狂卓專犯忌諱。 智多 星吳學究,古人用智,義國安民。惜哉所予酒色觕人。

玉麒麟盧俊義,白玉麒麟,見之可愛。風塵《大行皮》

「毛終壞 大刀關勝,大刀關勝,豈雲長孫?雲長義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