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6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命。賊狃為故常,不肯散。恕聞於朝曰:「民可撫也,而奸 民好亂者,非兵不威。」五月,命撫寧伯朱永為總兵官, 兵部尚書白圭提督軍務,太監唐慎、林貴監軍,合湖 廣總兵李震討劉千斤。副都御史王恕會三師並進, 擣其巢。

二年春二月,擢鎮守荊襄王信為都指揮同知。劉千 斤之亂,荊、襄震驚。信度房陵險要,自率數十騎往據 之。調集民兵不滿千人。賊四千餘人突至,圍攻之,援 絕。信多張旗舉火,日夜不息。歷四旬間,以死士出城 五六里舉火砲,賊以為援兵也,驚潰。信追擊大利。三 月,提督荊、襄軍務、兵部尚書白圭奏言:「賊首劉千斤 在襄陽、房縣、豆沙河諸處,萬山之中,分作七屯。臣等 議欲分兵四路:一從南漳,一從安遠,一從房縣,一從 榖城,掎角並進,剋期會勦。」上報曰:「兵不可遙制,悉如 卿所議行。」五月,兵部尚書白圭及湖廣總兵都督李 震帥師討荊、襄賊,平之。先是,圭至南陽,與撫寧伯朱 永由南漳入。遇賊,誘之臨城,擊破之。永適有疾,留鎮。 圭與唐慎、李震、湖廣巡撫王儉進兵潭頭坪,林貴、鮑 政自安遠進兵馬良坪,喜信、王信自房縣進兵浪口 河,王恕率都指揮劉清等亦自榖城進兵洞庭廟。賊 見勢逼,千斤走壽陽,欲出陝西;苗龍走大市,欲出安 遠,即調兵往壽陽,截其奔軼。千斤退保大市,與龍合。 都指揮田廣進至鴈坪,擊賊,敗之,追及於古口山。明 日,廣與諸軍皆會,進攻賊陣,斬其子劉聰、偽都司苗 虎一百餘人,乘勝進兵。賊退入巢穴,山險,復雨淖。圭 身先士卒,至格兜,賊憑險為拒。時諸路兵會已二日, 攻之不能下。士卒聞圭來,倍奮勇。圭乃命劉清將兵 千餘,由間道出賊後,焚其營,而自以大軍臨之。圭與 震儉攻其右,王信擊其左,鮑政衝其中。賊數萬餘迎 戰,顧其營火,遂驚走,蹂躡死者無算,擊斬萬人,生擒 劉千斤,獻俘京師,與苗龍等四十人皆磔於市,男子 十歲以上者斬之。惟劉長子石和尚遁去,深入岩險。 會永病愈,更帥兵搜餘賊。六月,石和尚集眾千餘,焚 劫四川大昌縣,殺夔州通判王禎,命分兵討之。冬十 月,提督湖廣軍務白圭誘執賊首石和尚。時石和尚、 劉長子聚眾巫山,圭遣參將喜信、鮑政,都指揮白玉 隨賊向往勦之。賊計窮食盡乞降,圭遣指揮張英誘 之,劉長子遂縛石和尚送至喜信營,受之。長子詣信 營乞食,信餉之,俾居近營。既而并誘執劉千斤妻連 氏及其偽職常通、王靖、張石英等六百餘人。事聞,上 命搜捕餘黨,賊平,諸將忌張英功,譖於朱永,謂「英多 獲賊賄,以事捶殺之。」遂班師。十一月,磔石和尚、劉長 子於市。敘平荊、襄功,進撫寧伯,朱永為侯,李震興寧 伯,白圭進太子少保。

《醫閭漫記》:「成化丁亥,都憲李執中東征日,聞有兵至 空室以遁,有一男健壯夫,夜操兵坐其室,寂若無人, 靜以伺之,一潛歸視其室,入戶,壯夫從旁擊殺之。至 明挈數賊首歸。」

《明史紀事本末》:「成化四年夏四月,固原土達滿四叛, 據石城。初,洪武中,平陝西,故元平涼萬戶把丹率眾 歸附,高帝授平涼衛千戶。其部落散處開城等縣,號 土達。以畜牧射獵為生,家多殷富。把丹孫滿四,以貲 力雄諸族。成化初,孛來、毛里孩內侵,土達李俊者獨 以羊酒奉孛來,孛來喜,賜以馬,俊遂有北徙意。致仕」 都督張泰收鳴沙州,與土達鄰,張把腰等時時假寇 盜劫掠之。泰以狀聞於巡撫陳介。會有通渭縣民避 徭役,匿滿四所,陳介下吏捕治之。滿四素縱佚,不知 法,頗危懼。參將劉清初至,指揮馮傑斂諸土達賄利 為餽。李俊素狡黠,遂以言激滿四等為亂。滿四姪滿 璹為平涼指揮,有司移檄平涼衛,捕滿四,《張把腰》甚 急。璹素戇,不知滿四等異謀,率眾往捕。滿四知之,俟 璹至,佯許歸罪有司,紿遣其眾散,遂劫《璹號》集諸土 達,以四月叛入石城。石城在眾山中,去平涼千里,四 面峭壁數十仞,無徑,非引繩不可登。西山頂平,可容 數千人,「山罅皆牆高二三丈,城中有數石池可汲。池 外設棧道,而棧道下」則築小城護之。前有小山,高數 仞,如拱壁狀。山後悉築牆,高二丈五六尺,各留小門, 僅容單騎。城外皆亂山,蓋昔人造以避亂者,不知所 始。滿四等往獵射,故熟知其險可據,而先掘地得前 代行帥府印,心動,遂叛入居之。其徒相率偽尊四為 「招賢王李俊、順理王」,散劫甘州。旋攻固原千戶所,李 俊戰死。劉清自靖鹵率眾馳戰,不利。都指揮邢瑞、申 澄率各衛軍往捕,戰於城下。兵敗,申澄死之。賊勢大 振,民失職者多從之,遠近震駭。五月敕陝西巡撫都 御史陳介、總兵寧遠伯任壽、廣義伯吳琮、巡撫綏延 都御史王銳、參將胡愷,各率所部兵討之。秋七月,寧 夏兵先至。介等不候綏延兵,自固原急趨蔡祥堡,夜 二鼓,營壘始定,軍士勞疲,比曉即出,架梁順嶺而行, 去石城十里許,賊數千出迎請降。有卒馮信頗知兵, 言於介等曰:「賊雖降,誠偽叵測。然我軍夜至,未休暇 息,行且乏水飲,力疲矣,不可戰。姑聽彼,請緩師,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