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8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令運炭納米等項還職。原管事者照舊管事。原帶俸者照舊帶俸。其犯該竊盜掏摸盜官畜產、白晝搶奪、及一應姦罪行止有虧、敗倫傷化者、俱問革。隨本衛所舍餘食糧差操

除名當差

凡職:兼文武。官犯:罪,罷職不敘、追奪 誥敕削去仕籍除名者「官。」階勳爵。皆除僧道犯罪曾經決罰者。追收度牒並令還俗。職官僧道之原籍軍民匠竈、各從本色、發還原籍當差

流囚家屬

凡犯流者,妻妾從之。父祖子孫欲隨者,聽遷徙安置人。隨行。家口:妻妾父祖子孫亦准此。若流徙人。正犯身死家口雖經附入配所之籍,願還鄉者放還。其謀反逆叛,及造畜蠱毒,若採生折割人,殺一家三人此等人惡極禍延雖「會赦猶流」者。指家口即使正犯身死不得如前無罪之家屬可還原籍也家口,不在「聽還」之律。

常赦所不原

凡犯十惡:殺人盜係官財物、及強盜竊盜、放火發塚、受枉法不枉法贓、詐偽犯姦略人、略賣和誘人口、若奸黨及讒言左使殺人故出入人罪、若知情故縱、聽行藏匿、引送說事過錢之類,一應真犯。皆有心故犯。雖會赦,並不原宥。謂故意犯事得罪者雖會赦皆不免罪其過誤犯罪。謂過失殺傷人失火及誤毀遺失官物之類及「因人連累致罪。」謂因別人犯罪連累以得罪者如人犯罪失覺察關防鈐束及干連聽使之類若官吏有犯公罪。謂官吏人等因公事得罪及失出入人罪若文書遲錯之罪皆無心誤犯並從赦宥。謂會赦皆得免罪其赦書。臨時 定。真犯等罪名。

《特》。賜宥免。謂赦書不言常赦所不原臨時定立罪名寬宥者特從赦原及。雖不全免減降。

「從輕」者。謂「降死從流」 ,「流從徒」 ,「徒從杖」 之類。不在此限。謂皆不在常赦所不原之限

徒流人在道會赦

凡徒、流人,在道,會赦。必於程限內未至配所者,方准赦回。若雖未至配所,計「行程過限者,不得以赦放。」恐奸徒有意遷延謂如流三千里日行五十里合該六十日程未滿六十日會赦不問已行遠近並從赦放若從起程日總計行過路程有違限者不在赦限若在道有故者,不用此律。有故謂如沿途患病或阻風被盜有所在官司保勘文憑者皆聽除去事故日數不入程限故云不用此律《若》:於途中曾在逃「雖在程限內」,遇赦亦不放免。其逃者身死所隨,家口願還者,聽。遷徙安置人准此。其流徒遷徙、安置人已至配所,及犯「謀反、逆、叛,緣坐應流。」指外人若造畜蠱毒,採生折割人,殺一家三人,會赦猶流者。指家口雖限內遇赦並不在赦放之限。犯罪存留養親。

凡犯死罪,非常赦所不原者,而祖父母、父母老疾應侍,家無以次成丁者有司推問明白。開具所犯罪名。并應侍緣由奏聞。《取自》

《上裁》若犯徒流。非常赦所不原而祖父母老疾無人侍養者、止杖一百。餘

罪收贖存留養親

工樂戶及婦人犯罪

凡工匠樂戶、犯流罪者、《三流》並決杖一百留住衙門:拘役四年。住支月糧若欽天監《天文生》習業已成,能專其事。犯流及徒者,各決杖一百,餘罪收贖。仍令在監習業犯謀反逆叛緣坐應流及造畜蠱毒採生折割人殺一家三人家口會赦猶流及犯竊盜編配刺字與常人一體科斷不在留住之限餘罪照例收贖其婦人犯罪應決杖者,姦罪去衣受刑,餘罪單衣決罰,皆免刺字。若犯徒流者,決杖一百,餘罪《收贖條例》。

內府匠作犯。該監守常人盜竊盜掏摸搶奪者、俱

問罪、送工部做工炒鐵等項。其餘有犯徒流罪者、拘役住支月糧。笞杖、准令納贖

一,在京軍民各色匠役,犯該雜犯死罪,無力做工,徒流罪拘役,俱住支月糧,笞杖納贖或的決。若犯竊盜、掏摸、搶奪一應情重者,亦擬「炒鐵」 等項發落,不在拘役之限。民匠仍刺字充警。一,在京工部各色作頭,犯該雜犯死罪,無力做工,與侵盜、誆騙、受財枉法徒罪以上者,依律拘役,滿日俱革去作頭,止當本等匠役。若累犯不悛、情犯重者、監候奏

請發落杖罪以下與別項罪犯拘役滿日,「仍」 當作

一太常寺光祿寺廚役、私自逃回原籍潛住、許里甲人等首告解部、不許津貼盤纏。若在原籍途中、及到部挾詐誆騙告害人者、問罪立案不行逃回至三次以上者、問發邊外為民

一、樂戶雜犯死罪,無力做工,流罪依律決杖一百,拘役四年,徒杖、笞罪俱不的決,止擬拘役滿日著役。若犯竊盜、「掏摸」 、「搶奪等項,亦刺字充警。一、教坊司官俳,精選樂工演習聽用。若樂工投託勢要,挾制官俳,及抗拒不服拘喚者,聽申禮部送問,就於本司門首枷號一個月發落。若官俳徇私聽囑,放富差貧,縱容四外逃躲者,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