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8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父母,各加一等。並須親告乃坐。

罵祖父母父母

凡罵祖父母父母、及妻妾罵夫之祖父母父母者、並 絞。須親告乃坐

一、凡毀罵祖父母、父母,及夫之祖父母、父母,告息詞 者,奏請定奪。再犯者,雖有息詞,不與准理。若祖父母、 父母聽信後妻愛子,蠱惑謀襲官職,爭奪財產等項, 捏告打罵者,究問明白,不拘所犯次數,亦與辯理。

《妻妾罵夫》,《期親尊長》。

凡妻妾罵夫之期親以下緦麻以上尊長,與夫罵罪 同。妾罵夫者,杖八十。妾罵妻者,罪亦如之。若罵妻之 父母者,杖六十。並須親告乃坐。

妻妾罵故夫父母

凡妻妾夫亡改嫁,罵故夫之祖父母、父母者,並與罵 舅姑罪同。若奴婢罵舊家長者,以凡人論。

訴訟

越訴

凡軍民詞訟,皆須自下而上陳告。若越本管官司,輒 赴上司稱訴者,笞五十。若迎車駕及擊《登聞鼓》申訴 而不實者,杖一百。《事重者從重論。得實者免罪》。 一擅入午門長安等門內叫訴冤枉,奉旨「勘問得實 者,問罪,枷號一個月。若虛涉者,仍杖一百,發口外衛 分充軍。其臨時奉旨止將犯人挐問者,所訴情詞不 分虛實,立案不行,仍將本犯枷號一個月發落。」 一凡假以建言為由,挾制官府,及將曖昧不明姦贓 事情污人名節,報復私讎者,俱問罪。文官革職為民, 武官革職差操,《旗軍人等》,發邊衛,民發附近,俱充軍。 其有曾經法司并撫按等衙門問斷明白,意圖番異, 輒於登聞鼓下及《長安左右門》等處,自刎自縊撒潑 喧呼者,挐送法司追究。教唆主使之人,從重問擬。 一、萬曆七年九月內,節奉聖旨:「近來人情險惡,動以 私揭害人,報復讎怨。今後兩京及在外撫按監司衙 門,但有投遞私揭者,俱不許聽理。若挾私忌害,顛倒 是非,情重者即便參奏挐問,比誣告律反坐。」欽此。 一、朝覲聽選給由等項人員,及解送軍匠物料、聽奏 儀賓會試舉人歲貢生員人等到京、若在京及原籍 來京、一應親識閒雜人等、設計奏告、欺詐嚇取財物 者、問罪、枷號一個月發落。原詞立案不行

一、江西等處客人,在於各處買賣生理,若有負欠錢 債等項事情,止許於所在官司陳告,提問發落。若有 驀越赴京奏告者,問罪遞回奏告情詞,不問虛實,立 案不行。

一、凡土官衙門人等,除叛逆機密并地方重事,許差 本等頭目赴京奏告外,其餘戶婚田土等項,俱先申 合干上司,聽與分理。若不與分理,及阿徇不公,方許 差人奏告,給引照回,該管上司,從公問斷。若有驀越 奏告,及已奏告,文書到後三月不出官聽理,與己問 理,不待歸結,復行奏告者,原詞俱立案不行。其妄捏 叛逆重情,全誣十人以上,并教唆受雇,替人妄告,與 盜空紙用印奏訴者,遞發該管衙門,照依《土俗事例》 發落。若漢人投入土夷地方,冒頂夷人親屬頭目名 色,代為奏告報讎,占騙財產者,問發邊衛充軍。 一、各處軍民詞訟,除叛逆機密等項重事,許其赴京 奏告,其有親鄰全家被人殘害,及無主人命,官吏侵 盜係官錢糧,并一應干己事情,俱要自下而上陳告。 若有驀越奏告者,俱問罪。除四川行都司所屬,及雲、 貴、兩廣,各給引照回。若四川,其餘地方并南北直隸、 浙江等處,各遞回所司聽理。若將不干己事混同開 款奏告者,法司參詳,止將干己事件開款施行。其不 干己事者,明白開款,立案不行。

一、「為事官吏軍民人等赴京奏訴一應事情,審係被 人奏告,曾經巡撫巡按或兩京法司見問未結者,仍 行原問」,各該衙門併問歸結。若曾被人在巡撫巡按 官或兩京法司具告事發,卻又朦朧赴隔別衙門告 理,或隱下被人奏告緣由,牽扯別事,赴京奏行別衙 門勘問者,查審明白,俱將奏告情詞立案不行,仍將 犯人轉發原問衙門、收問歸結。若已經巡撫巡按官、 或兩京法司問結發落人犯、赴京奏訴冤枉者、方許 改調。無礙衙門勘問辯理

一親齎本狀并抱奏告者、若給引照回案候三個月 之上不到及遞回中途買脫到彼投首者、各查提問 罪。原詞不分虛實、俱立案不行。其被奏告之人用財 買求原告人脫逃者、仍照詞通提究問歸結。

一、犯罪逃走來京奏訴者、不分雲、貴、兩廣、并四川行 都司所屬、及宣慰、宣撫等司軍民人等、一體問罪,遞 回聽理

一、各處「軍民奏訴冤枉事情,若曾經巡按御史、布按 二司官問理,及法司查有原行見監重囚,或在配所 拘役等項,令家人抱齎奏告者,免其問罪,給引照回。 其被人誣枉重情,見監未結、法司查無原行者,并軍 役戶婚田土等項干己事情,曾經上司斷結不明,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