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2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入至紂死所。武王自射之,三發而後下車,以輕劍擊 之,以黃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已而至紂之嬖妾二 女,二女皆經自殺。武王又射,三發,擊以劍,斬以元鉞, 縣其頭《小白》之旗。武王已乃出復軍。其明日,除道修 社,及商紂宮。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驅。

《說苑》:武王伐紂,過隧斬岸,過水折舟,過谷發梁,過山 焚萊,示民無返志也。至於有戎之隧,大風折斾。散宜 生諫曰:「此其妖。」武王曰:「非也,天落兵也。」

《語林》:武王東伐紂,夜濟河。時雲如畫,八百之旅皆薦 瑤而歌。有大蜂狀如丹鳥,飛集王舟,因以畫幡旗,翌 日而梟。紂名其船曰「蜂舟。」鄭人擊趙簡子,得其蜂旗, 即其遺類。

《左傳隱公十一年》,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於許。 穎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顛。 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 莊公九年,師及齊師戰於乾時,我師敗績,公喪戎路, 傳乘而歸。秦子梁子以公旗辟於下道,是以皆止。 莊公十年,齊師伐我,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 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 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 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 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閔公二年,衛懿公及狄人戰於滎澤,衛師敗績,遂滅 衛。衛侯不去其旗,是以甚敗。

僖公二十八年,「城濮之戰,晉中軍風於澤,亡大斾之 左旃,祁瞞奸,命,司馬殺之,以徇於諸侯。」

成公十六年,鄢陵之戰,欒鍼見子重之旌,請曰:「楚人 謂夫旌,子重之麾也。彼其子重也,請攝飲焉。」

《昭公七年》,楚子之為令尹也,為王旌以田灋。尹無宇 斷之曰:「一國兩君,其誰堪之?」

哀公二年秋八月,晉趙鞅帥師及鄭罕達戰於鐵。鄭 人擊簡子中肩,獲其蜂旗。初,周人與范氏田,公孫尨 稅焉。趙氏得而獻之,吏請殺之。趙孟曰:「為其主也何 罪?」止而與之田。及鐵之戰,以徒五百人宵攻鄭師,取 蜂旗於子姚之幕下。獻曰:「請報主德。」

哀公十三年六月丙子,越子伐吳,為二隧,疇無餘、謳 陽自南方先及郊,吳太子友、王子地、王孫彌庸、壽於 姚,自泓上觀之,彌庸見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不 可以見讎而弗殺也。」太子曰:「戰而不克,將亡國。請待 之。」彌庸不可,屬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酉戰,彌庸獲 疇無餘,地獲謳陽。

《新序》:羋尹文者,荊之敺鹿彘者也。司馬子期獵於雲 夢,載旗之長拖地,羋尹文拔劍齊諸軫而斷之。貳車 抽弓於韔,援矢於筩,引而未發也。司馬子期伏軾而 問曰:「吾有罪於夫子乎?」對曰:「臣以君旗拽地故也,國 君之旗齊於軫,大夫之旗齊於軾。今子荊國有名大 夫,而滅三等,文之斷也,不亦可乎?」子期悅,載之王所。 王曰:「吾聞有斷子之旗者,其人安在?吾將殺之。」子期 以文之言告王。悅使文為《江南令》而大治。

《史記·秦本紀》:「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 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 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

《漢書高祖本紀》:「高祖立為沛公,祠黃帝,祭蚩尤於沛 廷,而釁鼓,旗幟皆赤。由所殺蛇,白帝子,所殺者,赤帝 子故也。」

秦二世三年九月,子嬰誅滅趙高,遣將將兵拒嶢關。 沛公欲擊之,張良曰:「秦兵尚彊,未可輕,願先遣人益 張旗幟於山上為疑兵,使酈食其陸賈往說秦將,啗 以利。」秦將果欲連和。

《韓信傳》:信、張耳以兵數萬,欲東下井陘擊趙。未至井 陘口三十里止舍,夜半傳發,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 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趙軍,戒曰:「趙見我走,必空壁 逐我。若疾入,拔趙幟,立漢幟。」令裨將傳餐曰:「今日破 趙會食。」諸將皆嘸然,陽應曰:「諾。」信謂將吏曰:「趙已先 據便地,壁且彼未見大將旗鼓,未肯擊前行,恐吾阻 險而還。」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陣。趙兵望見大笑。平 旦,信建大將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壁擊之,大戰 良久。於是信耳棄旗鼓走水上軍,復疾戰。趙空壁爭 漢旗鼓,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不可 敗。信所出奇兵二千騎者,候趙空壁逐利,即馳入趙 壁,皆拔趙旗幟,立漢赤幟二千。趙軍已不得信耳等 欲還歸壁,壁皆漢赤幟,大驚,以漢為「皆已破趙王將 矣」,遂亂,遁走。趙將雖斬之,弗能禁。於是漢兵夾擊,破 擄趙軍,斬成安君,泜水上禽趙王歇。

《燕剌王旦傳》:「旦招來郡國姦人,賦斂銅鐵,作甲兵,數 閱其車騎材官卒,建旌旗鼓車,旄頭先歐」

《郊祀志》:武帝伐南越,告禱泰一,以牡荊畫日月北斗 登龍,以象太一三星,為泰一鋒旗,命曰「靈旗。」

《武帝本紀》:征和二年「秋七月,按道侯韓說、使者江充 等掘蠱太子宮。壬午,太子與皇后謀斬充,以節發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