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6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部賊黎蕊、范慷等。十年秋,擊賊於神投海。賊分隊三, 銳甚,輔衝其中堅,賊卻。左右隊迭進,官軍與相鉤連, 殊死戰,自卯至巳,大破賊,生擒渠帥七十五人。賊倚 荷花海,謂官軍不能渡,築堡守。輔以舟師出奇羅海 口,直薄其堡,賊大潰。十一年冬,輿晟會順州,戰愛子 江。賊分三隊,驅象數十於前行。輔戒士卒一矢落象 奴,二矢披象鼻。象奔還,自蹂其眾,乘勢急擊,大敗之, 擒賊帥五十六人,追至愛母江,盡降其眾。明年春,捕 賊至暹蠻、昆蒲諸柵,懸崖絕險,騎不得進。輔與將校 步行求賊,往來山箐中,悉擒鄧景異、阮鎔等。季擴走 老撾,遣人持檄往索,師隨之,破其三關,遂縛季擴及 其帑送京師誅之。以賊所取占城地,復設升、華、恩、義 四州,增置衛所,官其降人,留軍守之而還。十三年春 至京,旋遣出鎮,而餘寇陳月湖等復作亂,輔悉討平 之。

永樂十二年,帝親征瓦剌,大敗之。

按《大政紀》,「永樂十二年二月,詔親征瓦剌。先是,朝廷 封阿魯台為王,瓦刺馬哈木等怨焉。自是朝貢不至, 遂議親征。命安遠侯柳升領大營,武安侯鄭享領中 軍,寧陽侯陳懋、豐城侯李彬領左右哨,成山侯王通、 都督譚清領左右掖,都督劉江、朱榮等為前鋒。三月 庚寅,車駕發北京,皇太孫從之。四月甲辰朔,駐蹕興」 和,五軍盡出塞。六月乙巳,下營雙泉海。前哨馬來報, 「遇寇數百人,稍與戰,皆遁。」丙午,前鋒都督劉江敗寇 於三峽口,寇宵遁。戊申,次急蘭忽失溫,賊首答里巴 同馬哈木、太平、把禿孛羅掃境來戰。去營十里許,寇 四集列於高山上,可三萬餘人,每人帶從馬三四匹。 上躬擐甲胄,帥官軍精銳者先往,各軍皆從後至,整 列隊伍,與寇相拒。寇下山來迎戰,《火銃》四發,寇驚棄 馬走,復集山頂東西鼓譟而進。寇戰卻將暮,上以精 銳者數百人前驅,繼以《火銃》,寇復來戰。未及交鋒,火 銃竊發,精銳者復奮勇向前力戰,無不一當百。寇大 敗,人馬死傷無數。寇號痛而往,宵遁至土剌河上,乃 收軍回營,已二鼓矣。庚戌,詔班師。壬子,師出三峽口, 餘寇復聚峽口山上,及數百人據海子,諸軍以火銃 擊之,悉遁去。

按《明外史譚廣傳》,「永樂十二年,從征九龍口,為前鋒。 賊數萬憑崖,廣以神箭萬人射之,死者無算。乘勝夾 擊,賊大敗。」 按《鄭亨傳》,「十二年,復從北征,將中軍戰 於忽失溫,追敵中流矢卻,復與大軍合破之。復從出 塞,將左哨發卒萬人,治龍門道。過軍,破兀良哈於屈 裂河,將輜重還擊破寇之追躡者。」 按《朱榮傳》,「十二 年,復從北征,與劉江俱為前鋒,破馬哈木。」 按《劉榮 傳》,「十二年,再從北征,仍為前鋒,先往興和,將勁騎游 徼。車駕駐至喜川,偵敵於飲馬河,見敵騎東追,至康 哈里孩,擊斬數十人。復與大軍合擊馬哈木於忽失 溫,下馬持短兵突陣,斬獲甚多。」 按《柳升傳》,「永樂十 二年,復從北征,將大營兵戰於忽失溫,復以神」機火 器大破敵師 按《陳懋傳》,「永樂十二年,從北征,將左 軍大戰,忽失溫與城山侯王通等攻敵,乘勝遂大破 敵。」

永樂二十年,帝親征阿魯台,師還,擊兀良哈,敗之。 按《大政紀》:「永樂十九年十月,阿魯台叛,數寇邊。二十 年二月,命英國公張輔等同六部官議征北餽餉。輔 等議分為前後運,前運隨大軍行,後運稍後,前運用 總督三人,隆平侯張信、尚書李慶、侍郎李昶,車運、驢 運,各分官領之。領車運者,泰寧侯陳瑜、都御史王彰、 都」督御史、郎中等官三十六人,領驢運者,鎮遠侯顧 興祖、尚書趙羾等三十五人。後運惟車輛用總督官 二人,保定侯孟謨、遂安伯陳英,副者二十七人,共用 驢三十四萬頭,車十一萬七千五百餘輛,挽軍民丁 二十三萬有奇,運糧凡三十七萬石。三月,阿魯台寇 興和,殺守將都指揮王煥。先是,阿魯台為瓦剌馬哈 木所敗,窮蹙日甚,以其妻孥部落奔竄而南,保息塞 外,奉表稱臣,遣使貢駝馬。上曰:「寇勢窮來歸,非其本 心。然天地之仁,發育而已,豈有所擇哉!」遂納其貢而 禮其使。詔封阿魯台為和寧王,母妻皆為夫人,賜金 帛,俾仍居漠北。阿魯台感上恩德,屢遣使貢馬,又遣 子來朝。數年,畜牧益蕃,生聚益富,而兇悖之心復萌。 其部屬屢為邊患,每因其使行戒諭之,而怙終不悛。 至是大寇興和,親征之議遂決。在廷文武之臣,群謀 僉同,命五府整兵,戶部餽餉,即日啟行。丁丑,以親征 告天地、宗廟、社稷。戊寅,車駕發北京。命公侯大臣奏 軍情機務,同大學士楊榮參決。辛巳,駐蹕雞鳴山。寇 興和者聞上親征,遂夜遁。諸將請追之。上曰:「寇非有 他計能,譬如狼貪,一得所欲,急走追之徒勞。少俟草 青馬肥,道開平,踰應昌,出其不意,直抵窟穴,破之未 晚。」六月癸巳,次威遠川,開平來報,寇復攻萬全。上召 諸將問計,皆曰:「宜分兵還擊之。」上曰:「不然,此詐謀也。 寇慮大軍徑搗巢穴,故為此牽制之計。然其眾不多, 知大軍北行,必已喪膽,況敢攻城哉?不足慮也。」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