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7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然有譜無詞者居半,「《霓裳》一曲,共三十六段。嘗聞紫 霞翁云,幼日隨其祖郡王曲宴禁中,太后令內人歌 之,凡用三十人,每番十人奏音極高妙。翁一日自品 象管,作數聲,真有駐雲落木之意,要非人閒曲也。」又 言太皇最知音,極喜歌《木笪人》者,以歌《杏花天》,遂補 教坊都管。閒憶舊事,因書之以遺好事者。蓋二曲皆 今人所罕知云。

《嫏嬛記》:「絳樹一聲,能歌兩曲,二人細聽,各聞一曲,一 字不亂。人疑其一聲在鼻,竟不測其何術。」當時有黃 華者,雙手能寫二牘,或楷或草,揮毫不輟,各自有意。 余謂絳樹兩歌,黃華二牘,是確對也。

《研北雜志》:周公謹云:「姜堯章《鐃歌鼓吹曲》,乃步驟尹 師魯《皇雅》《越九歌》,乃規模鮮于子駿《九誦》,然言詞峻 潔,意度高遠,頗有超越驊騮之意。」

《輟耕錄》:「《白翎雀》者,今之教坊大曲也。始甚雍容和緩, 終則急躁繁促,殊無有餘不盡之意,竊嘗病焉。後見 陳雲嶠先生云:『《白翎雀》生於烏桓朔漠之地,雌雄和 鳴,自得其樂』。」上因命伶人顧德閭製曲以名之。會稽 張思廉憲作歌以詠之曰:「真人一統開正朔,馬上鞮 鞻手親作。教坊國手顧德閭,傳得開基太平樂。檀槽」 谽呀鳳凰齶,十四銀環挂冰索。摩訶不作兜勒聲,聽 奏筵前白翎雀。霜曤曤,風殼殼,白草黃雲日色薄。玲 瓏碎玉九天來,亂撒冰花灑氈幕。玉翎琤。起盤礡, 左旋右折入寥廓。崒嵂孤高繞羊角,啾啁百鳥紛參 錯。須臾力倦忽下躍,萬點寒星墜叢薄。䂮然一聲震 雷撥,一十四絃喑一抹。駕鵝飛起暮雲平,鷙鳥東來 海天闊。黃羊之尾文豹胎,玉液淋漓萬壽杯。九龍殿 高紫帳煖,踏歌聲裡懽如雷。白翎雀,樂極哀,節婦死, 忠臣摧。八十一年生草萊,鼎湖龍去何時回?

天子郊祀與祭太廟日,百官陪位者皆法服。凡披秉, 須依歌訣次第,則免顛倒之失。歌曰:「襪履中單黃帶 先,裙袍蔽膝綬紳連。方心曲領藍腰帶,玉珮丁當冠 笏全。」

《樂郊私語》:州少年多善歌樂府,其傳皆出於澉川楊 氏。當康惠公存時,節俠風流,善音律,與武林阿里海 涯之子雲石交善。雲石翩翩公子,無論所製樂府,散 套駿逸,為當行之冠,即歌聲高引,可徹雲漢,而康惠 獨得其傳。今雜劇中有「豫讓吞炭,霍光鬼諫,敬德不 伏老」,皆康惠自製,以寓祖父之意,第去其著作姓名 耳。其後長公國材、次公少中,復與鮮于去矜交好。去 矜亦樂府擅場,以故楊氏家僮千指,無有不善《南北 歌調》者。由是州人往往得其家法,以能歌名於浙右 云。

猥談。今人閒用樂,皆苟簡錯亂。其初歌曲絲竹,大率 金、元之舊,略存十七宮調,亦且不備,只十一調中填 輳而已。雖曰「不敢以望雅部」,然俗部大較差雅部不 啻數律。今之俗部尢極高,而就其聲察之,初無定一 時高下,隨工任意移易,蓋視金、元製腔之時,又失之 矣。邇來公私尚用優伶供事,數十年閒,所謂《南戲》盛 行,更為無端,於是聲樂大亂。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 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予見舊牒,其時有趙關夫榜 禁,頗述名目,如趙真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以後日 增。今遍滿四方,輾轉改益,又不如舊。而歌唱愈繆,極 厭觀聽,蓋已略無音律腔調。愚人蠢工徇意,更變妄 名,「餘姚腔」、「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之類,變易喉舌,趁 逐抑揚,杜撰百端,真胡說耳。若以被之管絃,必至失 笑,而昧士傾喜之,互為自謾爾。

《懷麓堂詩話》:「古詩歌之聲調節奏不傳久矣。比嘗聽 人歌《關雎》《鹿鳴》諸詩,不過以四字平引為長聲,無甚 高下緩急之節,意古之人不徒爾也。今之詩,惟吳越 有歌,吳歌清而婉,越歌長而激,然士大夫亦不皆能。 予所聞者,吳則張亨父,越則王古直仁輔,可稱名家。 亨父不為人歌,每自歌所為詩,真有手舞足蹈意。仁」 輔性亦僻,不時得其歌。予值有得意詩,或令歌之。因 以驗予所作。雖不必能自為歌,往往合律,不待強致 而亦有不容強者也。

《丹鉛總錄》:曲名有《解紅》者,今俗傳為呂洞賓作,見《物 外清音》,其名未曉。近閱《和凝集》,有《解紅歌》云:「百戲罷, 五音清,解紅一曲新教成。兩箇瑤池小仙子,此時奪 卻柘枝名。」《樂書》云:「優童解紅,舞衣紫,緋繡襦,銀帶,花 鳳冠。」蓋五代時人也。焉有呂洞賓在唐世預填此腔 耶?

《南史》蔡仲熊曰:「五行本在中土,故氣韻調平。東南土 氣偏詖,故不能感動木石。」斯誠公言也。近世北曲,雖 皆鄭衛之音,然猶古者總章北里之韻,梨園教坊之 調,是可證也。近日多尚海鹽南曲,士夫稟心房之精, 從婉孌之習者,風靡如一。甚者北土亦移而耽之。更 數十年,北曲亦失傳矣。

《爾雅》曰:「徒歌曰謠。」《說文》「謠作䚻。」注云:「䚻,𥱥肉言。」今按: 徒歌,謂不用絲竹相和也。肉言,歌者,人聲也,出自胸 臆,故曰肉言。童子歌曰童䚻,以其言出自其胸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