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7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第七十八卷目錄

 歌部彙考五

  明林兆恩歌學解序 第一章 第二章

  朱載堉律呂精義一辨張敔以黃鐘為最濁之非 半律倍律各止於六

  之圖 清聲濁聲各止於四之圖 倨中矩之格圖 句中鉤之格圖 端如貫珠格圖 下

  如隊之格圖 曲如折之格圖 上如抗之格圖 曲如折之格圖 止如槁木格圖 辨李

  文察劉濂撰譜之非 冷氏樂譜

樂律典第七十八卷

歌部彙考五

明林兆恩歌學解

《書》曰:「歌永言。」 而元首股肱之作,賡相勉勵。是歌之義,所由來尚矣。故唐虞三代以上,率皆履禮樂樂而見之歌詠者,雝雝洋洋,充滿宇宙。降及後世,蓋有深可慨者。艷曲靡靡之音,遍於天下,以淫溺其情,縱志而成風也。於是平淡之聲,更不復作,遂使有志之士,不得上觀淳古太和之盛矣。然音由人心生也,故撰著《歌學解》如左:蓋以移風易俗,莫善於樂,而反漓還淳之責,端有望於同志諸君子云。

總一章四句分作春夏秋冬。第一句春,第二句「夏」,第 三句「秋」,第四句冬。每句上四字各分作春夏秋冬。第 一字「春」,第二字「夏」,第三字「秋」,第四字冬。然春夏秋冬 雖有定序,而春夏秋冬又各自為春夏秋冬。下三字 稍倣,上四字亦分作春夏秋冬。第三句首二字稍續, 上句,末三字各平分,不甚疾遲輕重。以第三句少變, 前二句不疊韻而足聽也。第四句第四字,乃冬之冬, 閉藏已極。然陰不獨勝,陽不終絕,消而必息,虛而必 盈,所謂既剝將復,而亥子之間,天地人之至妙至妙 者是也。故末三字,當有「一陽來復」之義。第五字聲要 高,何也?閉藏已極,不有以振而起之,無以發其坤中 不絕之微陽也。故曰「十月謂之陽月。」每句每二字一 斷,庶轉氣悠揚,不至急促。第一字口略開,聲要融和。 第二字口要開,聲要洪大。第三字聲返於喉,秋收也。 第四字聲歸丹田,冬藏也。春而融和,夏而洪大者,達 其氣而洩之,俾不閼也。秋而收之,冬而藏之,所謂收 天下,春而藏之肺腑也。其不絕之餘聲,復自丹田而 出之,以滌邪穢,以融「渣滓,擴而清之也。春之聲稍遲, 夏之聲又遲;秋之聲稍疾,冬之聲又疾。變而通之,則 四時之氣備矣;闔而闢之,則乾坤之理備矣。幽而鬼 神,屈伸而執其機;明而日月,往來而通其運;大而元 會,運世而統其全。此豈有所強而然哉?廣大之懷,自 得之趣,真有如大塊嘻氣而風生于寥廓,洪鍾逸響 而聲出於自然者,融溢活潑,寫出太和真機,吞吐卷 舒,神化不測,故聞之者不覺心怡神醉,恍乎若登堯 舜之堂,舞百獸而儀鳳凰」矣。

第一章

《總》一章分作春夏「秋冬」 章四句,每一句分作「春夏秋冬」 者二。

一、春之春口略開氣。春之夏口開《天》。春之秋聲在喉然。春之冬聲歸丹田相始終。 亦分作春夏秋冬俱要有春聲

右第一句,「春 口」 略開,春聲也,亦能作夏聲、秋聲、冬聲。蓋聲有高下大小,亦有疾遲慘舒也。

屈。夏之春口略開伸。夏之夏口開《闔》。夏之秋聲在喉《闢》:夏之冬聲歸丹田自無窮。 亦分作春夏秋冬俱要有夏聲

右第二句。夏 開口,夏聲也,亦能作春聲、秋聲、冬聲。

《徘徊雲影天光外》, 首二字稍續前句,末三字不相 疾遲,輕重俱不疊前韻,只要有蕭索之聲,而春夏秋 冬氣,亦明備於此矣。

右第三句:「秋 聲在喉」 ,秋也,亦宜春、宜夏、宜冬。

《自》。冬之春口略開在。冬之夏口開清。冬之秋聲在喉風。冬之冬聲歸丹田明月中,

上四字。至冬之冬,則時物閉藏,剝落已盡,故此三字須知一陽初動,剝而既復,亦須知有春還消息,靜以需之之意。第五字聲要高者,以振起《坤》中不絕之微陽,而十月謂之「陽月」 者此也。然陽氣雖動,而發端於地中者甚微,固不可不扶以振之而鼓其機,亦不可不靜以養之而藏之。固不先而秋,不後而春而夏,要得冬時,不失冬聲。

右第四句:《冬 聲歸丹田》,冬也,亦宜春,宜夏,宜秋。

第二章

亦依上章歌之。每歌二章。則四時相禪之機方為大備。

勿以窮通明出處,惟將功用論窮通。浩然充塞如無 外,便是吾人位育功。

天有四時,而一不用者冬也。故不翕聚則不能發散。 天之道且然,而況人乎!然此猶知有冬囿於其時,而 非其至也。《易》曰:「復,其見天地之心。」其不有天地之先, 不可得而見乎?斯乃無聲無臭之至,不睹不聞之時。 太極之先,茫乎無極,不顯惟德,而聲氣之元統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