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戍鼓」者,郡縣嚴更之鼓聲也。

昏鐘

《昏鐘》者,節蚤夜之鐘聲也。

巷笛

《巷笛》者,村巷吹笛聲也。

邊笳

《邊笳》者,邊人捲蘆葉吹之作聲也。

歸輪

《歸輪》者,驅車之聲也。

鳴楫

《鳴楫》者,操舟之楫聲也。

灘聲

水石相激聲也。

潮聲

《七發》曰:「《觀濤》廣陵之曲江。」

谷聲

《谷聲》者,虛谷接物之聲也。

林聲

《林聲》者,林木和風之聲也。

落葉聲

《落葉聲》者,木葉脫落聲也。

雞聲

「雞聲」者,陽將升,雞感之而為聲也。

蛙聲

《蛙聲》者,沮澤之鳴蛙也。

杜鵑

一名雋周,蜀鳥也。今在處有之。

猨聲

《猨聲》者,啼猿聲也。

蟬聲

一曰「蜩螗」,通謂之「蟬。」

蟋蟀聲

蛬也。一名《促織》。

鴈聲

一曰《陽鳥》。

烏聲

一曰《蜀山鳥》。

鴟聲

一曰《服鳥》。

聲音部總論

唐劉蛻山書

《論聲音》

萬物無常聲,而主聲者定其悲歡,則聽在心而耳職 廢也。謂雷為可畏,則以畏聲聽之,不知有時雷可長 養也;謂瑟為可狎,則以狎聲聽之,不知有時瑟可流 哀也。則有幽思之深,砧聲之悲也;「去家日遠,雨聲之 愁也。嗚呼!悲在心也,雷與瑟無常聲也。」

聲音部藝文一

《響賦》
以庭下雲晚響輕為韻 唐張彥振

「伊二儀之陶甄,覽萬物之生長,為隨方而可見,獨不 測乎茲響。」同夫道之無質,每憑虛而起象,既不睹其 洪纖,亦罕知其尺丈。爾乃依聲於發,有待而生,觸萬 竅而皆異,會五音而共成,隨人心之哀樂,因感召而 重輕。至於驚激萬變,高卑千轉,臨牝谷而悲多,因歸 風而去遠,感華鐘於霜曙,思孤鴈於秋晚,觸物類以 成態,托空虛以運形。爾其細也,草蟲鳴於潛穴;至其 大也,震電作於天庭。離朱拭目而不見,師曠清耳而 可聽。爾其響發乎器,必聲有假,故器有盈虛,而響為 高下,隨之則不可究,及之如或可寫,信造化之自然, 亦焉知其為者。乃有厭處雞群,窮栖海濱,垂六翮而 未舉,鳴九皋而不聞,願托響於星驥,希可徹於高雲。

《聲賦》
張德昇

夫禮樂相成,人之有生,物歸乎理,感在乎聲。聲之所 起,其應多矣。既聞鄭以戒荒,亦稱《韶》於盡美。至若《詩》 陳鐘鼓,《禮》奏笙簧,音懷律呂,韻合宮商。或嬋娟而如 絕,或窈窕而復揚,將曲盡而逾妙,遇風吹而更長。潛 鱗競躍,儀鳳來翔,嘉此聲之可貴,樂吾君之奉常。則 有思婦傷離,芳年屢換,纖素寒早。清砧夜半,垤鳴鸛 而初合,砌吟蛩而正亂。何此聲之可悲,使空閨之浩 歎。況復金徽遠奏,玉律窮秋。陰風烈烈,邊樹修修。聽 邊笳之互動,看隴水之分流。何此聲之可怨,使征客 之含愁。亦有遁世無悶,閑居棲託,坐嘯竹林,忘形菌 閣。憐宿鳥之喧藪,愛飛泉而噴壑。何此聲之獨殊,使 幽人之為樂。夫意存則言發,言發則聲來。順之則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