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1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登名山行》。

《昆明春水滿》, 此唐貞元中作也。自唐後不都長安, 昆明池遂為民田矣。

《半路》溪   泛水曲   幽澗泉。

草木二十一曲 採種花果

《赤白桃李花》,亦曰「桃李。」 唐高祖時歌。

《秋蘭篇》,   《芙蓉花》,   《採蓮曲》。

《採菱曲》,   「採菊    茱茰篇。」 《蒲生歌》,   「城上麻   夾樹。」

「夾樹有綠竹」, 綠竹    樹中草。

「冉冉孤生竹」, 取古詩第一句作題。按:何偃作此詩, 所言者婚姻之事。

《楊花曲》,   《桃花曲》,   《隋隄柳》

「種葛    《江蘺》生,幽渚」 《浮萍篇》。

桑條, 太史迦葉志忠上《桑條歌》十二篇,言韋氏當 受命。

車馬六曲 蟲豸

《車遙遙篇》。  高軒《過   白馬篇》亦曰:《齊瑟行》, 《驅車    天馬歌》   《八駿圖》。

龍魚六曲

「尺蠖」    《應龍篇》   《飛龍篇》

《飛龍引》   「枯魚    捕蝗。」

鳥獸二十一曲

《白虎行》,   《烏栖曲》,   《東飛伯勞歌》。

《擬東飛》伯勞 雙燕,    「燕燕于飛。」

「澤雉」、    《滄海雀》   《空城雀》。

雀乳空井中, 《鬥雞》    晨雞高樹鳴。

《鴛鴦    鳴鴈行》。   鴻鴈生,北塞行。 黃鸝飛上苑。 飛來雙白鶴 雙翼。

「隻翼」    《鳳凰曲》,   秦《吉了》。

雜體六曲 隱語

雜曲    五:雜組曲、  寓言

《雜體》    「槁砧,亦曰槁砧」,今何在?

兩頭纖纖。

祀饗正聲序論

仲尼所以為樂者,在《詩》而已。漢儒不知聲歌之所在, 而以義理求詩,別撰《樂詩》以合樂。殊不知樂以《詩》為 本,《詩》以《雅》《頌》為正。仲尼識《雅》《頌》之旨,然後取《三百篇》 以正樂。樂為聲也,不為義也。漢儒謂雅樂之聲,世在 太樂,樂工能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以臣所 見正不然,有聲斯有義。與其達義不達聲,無寧達聲 不達義。若為樂工者,不識鏗鏘鼓舞,但能言其義可 乎?譚河安能止渴,畫餅豈可充饑?無用之言,聖人所 不取。或曰:郊祀,大事也,神事也;燕饗,常事也,人事也。 舊樂章莫不先郊祀而後燕饗,今所采樂府,反以郊 祀為後,何也?曰:「積《風》而《雅》,積《雅》而《頌》,猶積小而大,積 卑而高也。」所積之序如此,史家編次,失古意矣。安得 不為之「釐正乎。」

漢武帝郊祀之歌十九章

《練時》日一,  《帝臨》二,   青陽三。

《朱明》四,   《西顥》五,   《元冥》六。

惟泰元七。 建始初,丞相匡衡奏「罷鸞輅龍鱗」,更定 惟《泰元》。

《天地八》。 「匡衡奏罷黻繡周張更定天地。」

日出入九  天馬,《十》。 元狩三年渥洼水生馬作。 太初四年伐大宛得宛馬作。

「《天門》十一,  《景星》十二」, 元鼎五年,得鼎汾陰作。 「《齊房》十三」, 元狩二年,「芝生甘泉,齊房作。」

《皇后》:十四  「華曄曄」,十五 「《五神》,十六 朝隴首」,十七 元狩元年行幸雍,獲白麟作。

《象載瑜》十八, 太始三年,行幸東海,獲赤鴈,作 「赤蛟十九。」

班固東都五詩

「《明堂  辟雍》,  《靈臺》  《寶鼎》。」  《白雉》。

臣謹按:古詩、《風》《雅》皆無序,惟《頌》有序者,以《風》《雅》者所采之詩也,不得其始,兼所用之時,隨其事宜,亦無定著,或於一篇之中但取一二句以見意而已,不必序也。頌者係乎所作而獨用之,廟樂不可用於郊天,柴望不可用於講武,所以蔡邕《獨斷》,惟載頌序以為祀典,而《風》《雅》本無序也。自齊、魯、韓、毛四家之說起,各為《風》《雅》之序。度其初意,只欲放頌詩之序而為之,其實不知《風》雅無用於序,有序適足以惑頌聲也。今觀漢武十九章郊祀歌,即詩可見者則無序,非憑詩可見者,必言所作之始,可謂得古頌詩之意矣。《風》《雅》之詩皆不得其始,其間有得於《甘棠》之美召伯,《常棣》之思周公,豈無一二以用之?不繫於其始,不必序也。樂府之詩亦皆不得其始,其間有得於《採桑》之女子,《渡河》之狂夫,豈無一二亦以用之不繫於其始,不必序焉。觀《頌》詩與郊祀之詩皆言所作之始,《風》《雅》詩與樂府所採之詩,不言其始之作,則可以知漢人之跡近於三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