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甘州

世不見今仙呂調有曲破,有《八聲》《漫有令》,而中呂調 有《蒙甘州八聲》,他宮調不見也。凡大曲就本宮調轉 引,序慢近今,蓋度曲者斂態。若《蒙甘州八聲》,即是用 其法于中呂調,此例甚廣。偽屬毛文錫有《甘州遍》,顧 瓊,李珣有《倒排甘州》,顧瓊又有《甘州子》,皆不著宮調。

胡渭州

《明皇雜錄》云:「開元中,樂工李龜年兄弟三人,皆有才 學盛名。彭年善舞,鶴年、龜年能歌,製《渭州曲》,特承顧 遇。」《唐史·吐蕃傳》亦云:「奏《涼州》《胡渭》《錄要》雜曲。」今小石 調《胡渭州》是也。然世所行《伊州》《胡渭州》六幺,皆非大 遍全曲。

六幺

一名《綠腰》,一名《樂世》,一名《錄要》。元微之《琵琶歌》云:「綠 腰散序多攏撚。」又云:「管兒還為彈《綠腰》,綠腰依舊聲 迢迢。」又云:「逡巡彈得六幺徹,霜刀破竹無殘節。」沈亞 之《歌者葉記》云:「合韻奏《綠腰》。」又《志盧金蘭墓》云:「為《綠 腰》《玉樹》之舞。」《唐史·吐蕃傳》云:「奏《涼州》《胡渭》《錄要》雜曲。」 段安節《琵琶錄》云:「《綠腰》,本《錄要》也。樂工進曲,上令錄」 其要者。白樂天《楊柳枝》詞云:「六幺水調家家唱,《白雪》 梅花處處吹。」又《聽歌六絕句,內樂》一篇云:「管急絃繁 拍漸稠,綠腰宛轉曲終頭。試知樂世聲聲樂,老病殘 軀未免愁。」注云:「『樂世一名六幺』。王建《宮詞》云:『琶琵先 排六幺頭』。故知唐人以腰作幺,惟樂天與王建耳。」或 云:此曲拍無過六字者,故曰六幺。至樂天獨謂之樂 世,他書不見也。《青箱雜記》云:「曲有綠腰者,錄《霓裳羽 衣曲》之要拍。《霓裳羽衣曲》乃言調,與此曲了不相關。 士大夫論議,嘗患講之未詳,率然而發,事與理交違。 幸有證之者,不過如聚訟耳。若無人攻擊,後世隨此 憒憒,或遺禍於天下。樂曲不足道也。」《琵琶錄》又云:「貞 元中,康崑崙琵琶第」一手,兩市折鬥聲樂。崑崙登東 綵樓,彈新翻羽調綠腰,必謂無敵。曲罷,市西樓上出 一女郎,抱樂器云:「我亦彈此曲,無移在楓香調中。」下 撥聲如雷,絕妙入神。崑崙拜女為師,女郎更衣出,乃 僧善本,俗姓段。今《六幺》行於世者,曰黃鍾羽,即俗呼 般涉調;曰夾鍾羽,即俗呼中呂調;曰林鍾羽,即俗呼 高平調,曰《夷則羽》,即俗呼仙呂調,皆羽調也。崑崙所 謂《新翻》,今四曲中一數乎?或他羽調乎?是未可知也。 段師所謂《楓香調》,無所著見,今四曲中一數乎?或他 調乎?亦未可知也。歐陽永叔云:「貪看《六幺》花十八」,此 曲內一疊名《花十八》,前後十八拍,又四花拍共二十 二拍。樂家者流,所謂花拍,蓋非正也。曲節抑揚可喜, 舞亦隨之而舞《築毬》。六幺至《花十八》益奇。

西河長命女

崔元範自越州幕府拜侍御史,李訥尚書餞於鑑湖, 命盛小叢歌,坐客各賦詩送之。又云:「為公唱作《西湖 調》,日暮偏傷去住人。」《理道要訣》,長命女在林鍾羽時, 號平調,今俗呼高平調也。《脞說》云:「張紅紅者,大曆初 隨父丐食,過將軍韋青所居,青納為姬。自傳其藝,穎 悟絕倫。有樂工取《西湖長命女》加減節奏,頗有新聲」, 未進間,先歌於青。青令紅紅潛聽,以小豆合數記其 拍,紿云:「女弟子久歌此,非新曲也。」隔屏奏之,一聲不 失,樂工大驚。青與相見,嘆伏不已。兼云:「有一聲不穩, 今已正矣。」尋達上聽,召入宜春院,寵澤隆異,宮中號 「記曲小娘子」,尋為才人。按此曲起開元以前,大曆間, 樂工加減節奏,紅紅又正一聲而已。《花間集》:和凝有 《長命女》曲,偽屬李珣。《顧瓊集》亦有之,句讀各異。然皆 今曲子,不知孰為古製,林鍾羽併大曆加減者。近世 有《長命女令》,前七拍、後九拍,屬仙呂調宮調,句讀並 非舊曲。又別出大石調《西河慢》,聲犯正平,極奇。蓋西 湖《長命女》本林鍾羽,而近世所分二曲,在仙呂、正平 兩調,亦羽調也。

楊柳枝

《鑑戒錄》:《柳枝歌》,亡隋之曲也。前輩詩云:「萬里長江一 帶開,岸邊楊柳幾千栽。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 去不回。」又云:「行樂隋隄事已空,萬條猶舞舊春風。」皆 指汴渠事。而張祜《折楊柳枝》云:「莫折宮前楊柳枝,當 時曾向笛中吹。」則知隋有此曲,傳至開元。《樂府雜錄》 云:「白傅作《楊柳枝》。」予考樂天晚年與劉夢得唱和此 詞,白云:「古歌舊典君休問,聽取新翻楊柳枝。」又作《楊 柳枝二十韻》云:「樂童翻怨調,才子弄妍詞。」注云:「洛下 新聲也。」劉夢得云:「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 枝》。」蓋後來始變新聲,而所謂樂天作《楊柳枝》者,稱其 別創詞也。今黃鍾商有《楊柳枝曲》,仍是七字四句詩 與劉白及五代諸子所製並同,但每句下各增三字 一句,此乃唐時和聲,如《竹枝》《漁父》,今皆有和聲也。舊 詞多側字起頭,第三句亦復側字起聲,度差穩耳。

喝馱子

《洞微志》云:「屯田員外郎馮敢,景德三年為開封府丞, 檢澇戶田,宿史胡店,日落,忽見三婦人過店前,入西 畔古佛堂,敢料其鬼也,攜僕王侃詣之,延坐飲酒,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