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關山月

右皆言傷離別也。

博陵王官俠曲

右見《陳琳集》云云。

新城長樂宮行

右備言雕飾刻鏤之美也。

大垂手

右:「言舞而垂其手。」亦有《小垂手》及《獨垂手》也。

行路難

右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為 首。

蜀道難

右備言銅梁玉壘之險。又有《蜀國篇》,與此頗同。

秦王卷衣曲

右言「咸陽春景」及宮闕之美,秦王卷衣以贈所歡也。

輕薄篇

右:言「乘肥衣輕,馳逐經過為樂」,與《少年行》同意。

妾薄命篇

右曹植《日月既逝西藏》,蓋恨宴私之歡不久。如梁簡 文「名都多麗質」,傷「良人不返,王嬙遠聘,盧姬嫁遲」,嬙 即王昭君也。

苦哉行

右:魏文帝「《上山采薇》,日暮苦饑」,傷役艱辛也。

悲哉行

右陸士衡「遊客芳春林,春芳傷客心」、謝惠連「羈人感 淑節,緣感欲回沈」,皆感時傷別而已。

以上《樂府雜題》。案自「相逢狹路間行」已下,皆不知所起。自「君子有所思行」已下,又無本詞。仲尼稱「不知」,則闕之以俟知者。今但據後人所擬,採其意而注之。如曹植「鴛鴦種葛」,明君「箜篌蒲生」,「吾生作」《安樂少年行》,「東海人生歡坐玉殿,閶闔日與月」,「日月既逝,日月隻翼太極」,「白馬名都,盤石驅車東岳」,「妍歌結客大南寺」,《擬氣出唱》為《惟乾》,《對酒行》為《於穆》,《精列行》為《兩儀》,《陌上桑》為《望雲》,《有所思》為《嗟佳人》,《善哉行》為《日苦》,《短,短長歌》為《蝦䱇》。一作《擬長為蝦䱇》。《歌出》為《尺蠖》,《出東門》為《惟漢》,《苦寒行》為《吁嗟》,《飲馬長城窟》為《扶桑》,《嗟生》,《豫章行》為《窮達》,《薤露行》為《天地》,《秋胡行》為《在昔》,《妾薄命》為《日月》,《齊吟行》為《美女》,《泰山》《梁父吟》為《八方》等篇。」雖《囗禹行》以上,亦多是擬古所作,後人不復繼作,故並不錄。若傅休奕「《有女秋蘭車》,遙遙《燕美人》」,謝靈運《卻東西門行》《前有樽酒行》,「《陳歌》《越謠》等行,《前後聲、代後移歌》等歌,諸家集後有《城上麻》《㩦手》《雍臺》《送歸》《夾樹》《度、易水》《胡無人行》《桐柏山》《華陰山》《老年行》近吳均輩多擬此等,並自為樂府,皆不見古詞,亦並闕之,以俟知者。

思歸引

右舊說衛有賢女,邵王聞其美,請聘之,未至而王薨。 太子曰:「吾聞齊桓公得衛女而霸。今衛女賢者,欲留 之。」大夫曰:「不可。若賢女,必不我聽;若聽,必不賢,則不 足取也。」太子遂留之,果不聽,拘於深宮。思歸不得,援 琴而歌,曲終,縊而死。晉石崇亦有《思歸引》,但歸河陽 所居,若劉孝威「邊地憑良馬」,備言思歸之狀而已。

雉朝飛

右:舊說齊宣王時處士犢沐之所作也。年七十無妻, 出採薪於野,見雉雌雄相隨而飛,意動心悲,乃仰天 而嘆曰:「聖王在上,恩及草木鳥獸,而我獨不獲。」因援 琴而歌以自傷。其聲中絕。魏武帝宮人有盧女者,故 將軍陰叔之妹。七歲入漢宮學鼓琴,特異於餘妓,善 為新聲,能傳此曲。至魏明帝崩,出降為尹更生妻。若 《梁簡文帝》。「晨光照麥畿」,但詠雉而已。

走馬引

右樗里牧恭所造也。為父報讎,殺人而藏匿山谷之 中。有天馬夜降,鳴於其室,奔逃入沂澤中,援琴而彈 之,為天馬之聲,因以為引焉。

別鶴操

右:舊說商陵牧子所作也。娶妻五年無子,父兄將為 之改娶妻,聞之,中夜起,倚戶而悲嘯。牧子聞之,愴然 而悲,乃援琴而歌曰:「將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悠遠 兮路漫漫,攬衣不寐兮食忘餐。」後人因傳以為曲焉。

水仙操

右舊說:伯牙學鼓琴於成連先生,三年而成。至於精 神寂寞,情志專一,尚未能也。成連云:「吾師子春在海 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延望無人。至蓬萊山,留伯牙 曰:「吾將迎吾師。」刺船而去,旬時不返。但聞海上水汩 汲漰澌之聲,山林窅冥,群鳥悲號,愴然嘆曰:「先生將 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終,成連刺船而還,伯牙遂 為天下妙手。

公無渡河。本《箜?篌》引。

右舊說,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 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攜壺,亂流而渡。其妻隨 呼,止之不及,遂溺死。於是其妻援箜篌而鼓之,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