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1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伯一何相催促,今乃不得少踟躕。」至漢武帝時,李延 年分為二曲,《薤露》送王公貴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 挽柩者歌之,亦呼為《挽柩歌》。《左氏春秋》:「齊將與吳戰 於艾陵,公孫夏使其徒歌《虞賓》。」杜預注云:「送葬歌也。」 則喪歌不自田橫始矣。復有《泰山吟行》,亦言人死精 魄歸於泰山,薤露《蒿里》之類也。

雞鳴

右:古詞:「雞鳴高樹顛,狗吠深宮中。」初言天下方太平, 蕩子何所之,次言黃金為門,白玉為堂,置酒作倡樂 為樂,兄弟三人近侍,榮耀道路,其文與《相逢狹路間 行》同,終言桃傷而李仆,喻兄弟當相為表裡。若梁劉 孝威《雞鳴篇》,但詠雞而已。

對酒行

右闕古詞,曹魏樂奏武帝所賦《對酒歌太平》,其旨言 王者德澤廣被,政理人和,萬物咸遂。若梁范雲「對酒 心自足」,則言但當為樂,勿殉名自欺也。

烏生八九子

右:《古詞》:「烏生八九子,端坐秦氏桂樹間。」言烏母生子, 本在南山巖石間,而來為秦氏彈丸所殺。白鹿在苑 中,人得以脯;黃鵠摩天,鯉魚在深囦,人可得而烹煮 之。則壽命各有定分,死生何嘆前後也。若梁劉孝威 城上烏,一年生九雛,但詠烏而已,不言本事。

平陵東

右古詞:「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此漢翟義 門人所作也。義,丞相方進之少子,字文中,為東郡太 守,以王莽篡漢,起兵誅之,不克見害。門人作歌以怨 之。

陌上桑

右古詞:「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舊說邯鄲女子秦 姓,名羅敷,為邑人千乘王仁妻。仁後為趙王家令,羅 敷出采桑陌上,趙王登臺見而悅之,置酒欲奪焉。羅 敷善彈箏,作《陌上桑》以自明,不從。案其歌詞,稱羅敷 採桑陌上,為使君所邀。羅敷盛誇其夫為侍中郎以 拒之,與舊說不同。若晉陸士衡、扶升、朝暉等,但歌《佳 人好會》,與古調始同而末異。

短歌行

右魏武帝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晉陸士衡置酒高堂, 悲歌臨觴,皆言當及時為樂。又舊說長歌短歌,大率 言人壽命長短分定,不可妄求也。

燕歌行

右晉樂奏魏文帝「秋風蕭飋天氣涼,別日何易《會日 難》」二篇,言時序遷換,而行役不歸,佳人怨曠,無所訴 也。

秋胡行

右舊說:魯有秋胡子,納妻五日而宦於陳,五年乃歸。 未至家,於路傍見婦人採桑美,悅之。下車謂曰:「力田 不如逢豐年,力耕不如見公卿。吾今有金,願以與夫 人。」婦曰:「婦人當採桑力作,以養舅姑,不願人之金。」秋 胡歸至家,奉金遺母。母使人呼婦,婦至,乃向採桑者 婦也。婦惡其行,因東走,投河而死。後人哀而賦焉。

苦寒行

右晉樂奏魏武帝北上太行山,備言冰雪溪谷之苦。 或謂《北上行》,蓋因魏武帝作此詞,今人效之。

董桃行

右古詞:「吾欲上謁從高山」,山頭危險大難言。言五嶽 之上,皆以黃金為宮闕,而多靈獸仙草,可以求長生 不死之術,令天神擁護,人君以壽考也。舊說《董桃行》, 後漢遊童所作,終有董卓作亂,卒以逃亡。後人習之 為歌章,樂府奏之,以為炯戒焉。陸士衡「和風習習薄 林」,宋謝靈運「春虹散綵銀河」,但言節物芳華,可及時 行樂,無使徂齡坐徙而已。晉傅休奕著《歷九秋》篇十 二章,具敘夫婦別離之思,亦題云《擬董桃行》,未詳也。

塘上行

右:《前志》云:晉樂奏魏武帝《蒲生我池中》,而諸《集錄》皆 言其詞魏文帝甄后所作,嘆以讒訴見棄,猶幸得新 好,不遺故惡焉。

善哉行

右古詞:「來日大難,口燥脣乾。」言人命不可保,當樂見 親友,且求長生術,與王喬八公遊焉。又魏文帝詞云: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言其妍麗,知音識曲,善為樂方, 令人忘憂。此篇諸集所出,不入《樂志》。

東門行

右:古詞云:「出東門,不願歸。」言士有貧不安其居者,拔 劍將去,妻子牽衣留之,願共餔糜,不求富貴,且曰:「今 時清」,不可為非也。若鮑昭傷禽惡弦驚,但傷離別而 已。

西門行

右:古詞云:「出西門,步念之。」始言醇酒肥牛,及時為樂, 次言「人生不滿百,常懷千載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 燭遊」,末言無貪財惜費,為後世所嗤。諸家樂府詩又 有《順東西門行》,為三七言,亦傷時顧陰,有類於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