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主,故亦取乎明水火之用。先儒以隋釁在逆牲、逆尸之前,既未逆尸,安得有尸祭之餘?既未逆牲,安得有薦血之事?遂謂「凡血祭曰釁」 ,謂如《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 者。且小祝於大祭祀逆齍盛逆牲,逆尸沃盥贊隋,贊徹贊奠,無非所以佐大祝者,豈有小祝施大祭祀,而大祝乃施於血祭等禮乎?是知隋釁,繼號祝之文,逆牲、逆尸以後,方言祭祀之禮 。王昭禹曰:「逆牲則以二祼之後,王出廟門而逆牲,逆尸則向祭之晨,王出廟門而迎尸。隋釁、逆牲、逆尸,皆以鍾鼓為節,大祝則令鍾鼓。」

「來瞽」,《令皋舞》。

鄭康成曰:「皋讀為卒,《嗥呼》之嗥,《來嗥》者皆謂呼之入。」

相尸禮。

鄭康成曰:「延其出入,詔其坐作。」

既祭,令徹。

賈氏曰:「祭訖尸謖之後,大祝命徹祭器。即《詩》云『諸宰君婦,廢徹不遲 』。」 王昭禹曰:「九嬪贊后薦徹豆籩,樂師帥學士而歌徹,內宗及以樂徹,則佐傳豆籩。然則大祝令徹者,令九嬪之屬。」 《大宗伯》曰:「『凡大祭祀,王后不與,則攝而薦豆籩徹』。蓋后雖不與,九嬪之屬亦與徹事焉。」

禁督逆祀命者。

王昭禹曰:「非所命而祀則在所禁,命之祀而弗祀,則在所督。凡邦國都鄙之祀皆命於王,故命之祀而弗祀,非所命而祀,皆謂之逆祀命 。」 鄭鍔曰:「大祝掌祀典,以求神為職,故禁之使不得為,督之使不敢犯 。」 鄭康成曰:「有逆者則刑罰焉。督,正也。」

頒祭號於邦國都鄙。

鄭康成曰:「祭號六號 。」 王氏曰:「頒其所得用之祭號 。」 王昭禹曰:「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名號者,先王所以命其實。故天子所用者,諸侯不得僭;諸侯所用者,大夫士不得僭,所以嚴其分也。」

《小祝》,「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 人,徒四十人。」

鄭鍔曰:「大祝、小祝薦信,則一分小大以別尊卑可矣。大祝則用下大夫,小祝乃用中士,等降遼絕如是,何也?余以為大宗伯掌天神地示、人鬼之禮,大祝亦以事鬼神示為職,凡所以事鬼神示者皆其所掌,小祝雖亦以祝為職,然不過侯禳禱祠之事,雖中士為之足矣。」

掌小祭祀,將事,侯禳禱祠之祝號,以祈福祥,順豐年, 逆時雨,寧風旱,彌烖兵,遠辠疾。

王昭禹曰:「非祝大神,享大鬼、祭大示,皆祭祀之小者。侯以候福之將至,禳以卻禍之方來者。禱以先事而求之,祠以後事報之。言小祭祀將事,而繼之以侯禳禱祠之祝號,則小祭祀所奉事者,亦祝號而已,故并侯禳禱祠言之。災,天患也;兵,人難也,故彌以止之。辠,自貽之毒也;疾,癘氣之作也,故遠以避之。祝者陳信」 於鬼神而無愧辭者也。於是六者,豈徒尚其虛文哉 ?賈氏曰:「求福謂之禱,報賽謂之祠。祈福祥、順豐年,逆時雨,三者皆是。侯。寧風旱、彌烖兵、遠辠疾,三者即是禳 。」 劉執中曰:「有年矣,又順萬民為之祭報,以祈來歲之豐,故曰順豐年,彌烖兵,亦有祭焉,以見王者不得已而用兵。辠疾,謂天降辠罰,札瘥其民,為政者之所恐懼,故設祭禳以遠之 。」 鄭康成曰:「侯之言候。候,嘉慶逆迎也。彌讀曰敉。敉,安也 。」 鄭鍔曰:「農民之望甘雨,欲以時而至,故逆之而來;風之偃禾,旱之為災,皆人所懼,故寧之使不作災。兵人所畏,故欲其彌辠;疾人所患,故欲其遠。此即大祝之六祝。大祝尊,尊則掌其目,故以一曰、二曰稱之。」 小祝為卑,卑則掌其事,事之來不常,不可以先後序,故言其事也 。劉氏曰:「寧風旱,謂恆風、恆暘,皆反休而為咎,故祭以寧之 。」 黃氏曰:「所謂祈順逆,寧彌遠,與《大祝》、六祝相參錯。但小祝所掌,皆小祭祀,不為辭,掌祝號而已。」

大祭祀,逆齍盛,送逆尸,沃尸盥。贊隋,贊徹,贊奠。

王昭禹曰:「齍盛所以親耕而自致者在是。故大祭祀,小祝則逆之,所以尊之也。五官奉牲,而六宮之人奉齍,則牲事尊於齍矣。故大祝逆牲而小祝逆齍盛 。」 賈氏曰:「逆齍盛者,祭宗廟饋獻後,尸將入室食,小祝於廟門之外,迎饎人之齍盛於廟堂東實之,薦於神座前。送逆尸者,為始祭迎尸而入,祭末送尸而出。」 《祭義》云「樂以迎來,哀以送往」 是也。「沃尸盥」 者,尸尊,盥不就洗。按《特牲》《少牢》,尸入於廟門外,盥於盤。其時小祝沃水。

「凡事佐大祝」,凡外內小祭祀、小喪紀、小會同、小軍旅, 掌事焉。

賈氏曰:《司服注》:「小祭祀,謂林澤四方百物」 ,是外小祭祀。其內小祭祀,謂宮中七祀之等 。易氏曰:「此皆謂祝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