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黃氏曰:「《韎樂》,祭祀賓饗必舞之;《散樂》,夷樂,祭祀。」

賓客則舞其燕樂,不用燕樂則不舞。是則《韎》猶近《雅》歟。

《籥師》,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掌 教國子舞羽龡、籥。

王氏《詳說》曰:「周之祭祀有三重,獻莫重於祼,聲莫重於聲,歌舞莫重於舞。」 「宿夜」 ,「宿夜,武舞之曲名。籥師所教者,止於舞羽吹籥,祭祀賓客饗食所用,亦止於鼓用籥,抑何略於武舞耶?」 曰:「籥師所掌者,舞之教,司干所掌者,舞之器。《文王世子》曰:『小學正學干,大胥贊之。籥師學戈,籥師丞贊之』。是籥師未嘗不預於學戈,何」 止於羽籥之教?又曰:「然後舍菜,不舞,不授器。」 是舞器未嘗不為羽籥,何止於干戈之器?周公於籥師言教,於司干言「掌」 ,又所以見周家太平之治,以文舞為教也。

祭祀,「則鼓《羽籥》之舞。」賓客饗食,則亦如之。

鄭鍔曰:「於祭祀賓客之時,鼓而作其羽籥之舞,故曰鼓 。」 賈氏曰:「祭祀先作樂,下神及合樂之時,使國子舞鼓動,以羽籥之舞,與樂師相應,使不相奪倫,故鄭云『鼓之者,恆為之節』。」

《鞮鞻氏》「掌四夷之樂與其聲歌。」

薛氏曰:《四夷樂》,或以其服色名之,或以其聲音名之。服色,韎是也;聲音,侏離是也。餘不可考。《韎人》之樂,施於祭祀大饗;《旄人》《鞮鞻氏》之樂,施於祭祀與燕者,蓋東夷於四夷為長,饗於燕為重。《韎》。《師》曰「師』而序於前;《旄人》《鞮鞻氏》曰「人曰氏,而序於後。」 然則《東夷》之樂,蓋聖人所重歟?

祭祀,「則龡而歌之。燕,亦如之。」

黃氏曰:「鞮鞻,夷樂器。歟,祭祀吹而歌之。」 鄭謂以管籥為之聲,亦非必自有吹者 。王昭禹曰:「祭祀與燕吹其聲,倡其歌,以明得其歡心,而服吾中國之役也。」

《典庸器》「掌藏樂器、庸器。及祭祀,帥其屬而設筍虡,陳 庸器。」

鄭鍔曰:「祭祀之時,則帥其八十人之屬以設筍虡。小胥視瞭自當縣樂器,此但為之設筍虡,所當陳者庸器而已。陳之於祭祀之時,以表先王之有功,能得此器,子孫能守以奉祀。」

司干:掌舞器。祭祀,舞者既陳,則授舞器;既舞,則受之。 賓、饗,亦如之。

鄭鍔曰:「祭祀之時,俟舞人綴兆行列已定,則授之以干,至於舞畢則受而藏之。」

《大卜》,「大祭祀,則眡高命龜。」

鄭康成曰:「命龜,告龜以所卜之事。不親作龜,大祭祀輕於大貞。《士喪禮》曰:『宗人即席,西面坐命龜』。」

凡小事,涖卜。

鄭康成曰:「『代宗伯 張沂公曰:『《表記》曰:『小事無時,日有筮』。《周禮》曰:『凡小事涖卜,小事用筮』。又何涖卜耶』?曰:『有事於小神,無常時,日臨有事則筮之』,是小事用筮也。如大卜職當大祭,祝則眡高命龜,凡小事涖卜』。此小事對於大祭,是祭中小事,非謂小神也。」

《龜人》「若有祭事,則奉龜以往。」

鄭康成曰:「奉猶送也,送之於所當卜。」

大祝「掌六祝之辭以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貞。」

鄭鍔曰:「《宗伯》以吉禮事天神、地示、人鬼,大祝又以事鬼神示為職,蓋宗伯所掌者禮也。大祝以薦信為事,用辭而已,故掌六祝之辭。所祝雖六,其要不過祈福祥、求永貞 。」 賈氏曰:「此六辭皆祈禱之辭,說以告神,其事有六,祈福祥即吉祝是也;求永貞即年祝是也。特取二事為總目,欲見餘四者亦有福祥、永貞之事 。」 項氏曰:「祈則有所請,天所祐為福,福所兆為祥;六祝所以求福,六祈所以禳禍。」 李嘉會曰:「大祝掌六祝、六祈、六號、九祭、九拜,事至不一,而以作六祝之辭為先者,大祝陳辭於鬼神,當以誠信先之,此事鬼神之本。」

一曰《順祝》,二曰《年祝》,三曰《吉祝》,四曰《化祝》,五曰「《瑞祝》, 六曰《筴祝》。」

劉執中曰:「先儒咸以小祝、小祭祀、候禳之事以解六辭,非也。大祝所以祝大事,郊祀天地、社稷、宗廟、大享則用之。一曰順祝,謂祈三才協順,四海和同。二曰年祝,謂所祈五氣時,若常大有年。三曰吉祝,謂祈斂時五福,敷錫庶民。四曰化祝,謂祈休徵,化被六極,以為豐氣。五曰瑞祝,謂祈順氣成象,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六曰筴祝」 ,謂祈鬼神龜筮,不違於人,大同而卦吉。六者皆王者內蘊誠明之德,達於天民,而天地合德,故祝因郊祀各有其辭,以祈報應 。鄭鍔曰:「六祝,曰順,曰年,曰吉,曰化,曰瑞,曰筴。見於小祝,則有祈福祥、順豐年、逆時雨、寧風旱、彌災兵、遠罪疾之目,宜用以參相發明可也,祈豐年也。順成之方,蜡祭」 乃通。年無必豐之理,祝其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