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7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養血氣,專意學問。吾年二十八登科後方娶先公。先 夫人時未第,決不許娶。」

《山堂肆考》:范文正公子純仁娶婦,或傳婦以羅為帷 幔,公不悅曰:「羅綺豈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儉,安得 亂吾家法?持至吾家,當火於庭。」

《合璧事類》:歐陽脩與王拱辰皆薛簡肅奎婿。脩先娶 長女,拱辰娶其次,後脩再娶其妹。故有「舊女婿為新 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之戲。

蘇洵女幼而好學能文,適其母之兄程濬之子之才, 詩曰:「汝母之兄汝伯舅,求以厥子來結姻。鄉人嫁娶 重母黨,雖我不肯將安云?」

宋華陰呂公聘里中女,既中第,女家曰:「吾女聘而後 盲,敢辭?」呂曰:「既聘而後盲,君不為欺,又何辭?」遂娶之。 生五男子,皆中進士第。其一人丞相汲公也。

劉敞晚娶歐陽脩,以詩戲之曰:「仙家千載一何長,浮 世空驚日月忙。洞裏桃花莫相笑,劉郎今是老劉郎。」 蔡君謨娶葛常之祖姑清源君,已而赴漳南幕,常之 曾祖通議贈詩云:「藻思舊傳《青管》夢,哲科新試碧雞 才。乍依仲寶蓮花幕,更下溫郎玉鏡臺。」

《澠水燕談錄》:英宗治平中,燕國惠和公主下降王師 約。異時尚主之家,例降昭穆一等,以為恭,疾之曰:「此 廢人倫之序,不可以為法,思有以厚風俗。」亟命正之, 尚未遑著於令。及神宗踐祚,乃詔公主出降,皆行見 舅姑禮。是時師約父克臣為開封府判官,前一日,中 使促就第受主見,行盥饋禮成,遂大設樂,天下榮之。 三宮嬪御,還者莫不嗟嘆。近姻貴戚,相與震動,以為 「天姬之貴尚,執行婦道,蓋自《惠和》始耳。」

《石林燕語》:元祐初,哲宗將納后,得狄諮女,宣仁意向 之,而庶出過房,以問宰執,咸曰:「勳臣門閥可成。」王彥 霖為簽樞密院,曰:「『在《禮》問名女家』。答曰:『臣女夫婦所 生』。及列外氏官諱,今以狄氏為可,將使何辭以對?」宣 仁默然,遂罷議。

《夢溪筆談》:朝士劉廷式,本田家,鄰舍翁甚貧,有一女, 約與廷式為婚。後契闊數年,廷式讀書登科,歸鄉閭 訪鄰翁而翁已死,女因病雙瞽,家極困餓。廷式使人 申前好,而女子之家辭以疾,仍以傭耕,不敢姻士大 夫。廷式堅不可,曰:「與翁有約,豈可以翁死子疾而背 之?」卒與成婚,閨門極雍睦。其妻相攜而後能行,凡生 數子。廷式常坐小譴,監司欲逐之,嘉其有美行,遂為 之闊略。其後廷式管幹江州太平宮,而妻死,哭之極 哀,子瞻愛其義,為文以美之。

《可談》:余表姪李熙嘏狂生登第,吉甫以孫女妻之。自 延安帥遣人納吉,禮貌甚盛。熙嘏在京師,忽詣開封 投牒,願悔婚。蔡元長尹京,驚問所以,並無違律,及不 爭財物,熙嘏但言不喜與福建子相交。元長怒叱出, 卒成婚。時人謂「呂家風水已應中州。」人每為閩人所 窘,目為「福建子畏而憎之」之辭。吉甫元長皆閩人,故 《熙嘏》戲之耳。

《清波雜志》:樸樕翁《陶朱集》載:閩人韓南老就恩科,有 來議親者,韓以一絕示之,「讀盡又書一百擔,老來訪 得一青衫,媒人卻問余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樸樕, 單父人,嘗宦於政、宣間。或云陳君向也。

頃歲,兒女合巹之夕,婿登高座,賦詩催妝為常禮,後 皆略去。京師貴游納婿,類設次通衢,先睹人物。岳母 忽笑曰:「我女如菩薩,卻嫁箇胡麻子。」謂其多髯也。迨 索詩,乃大書曰:「一雙兩好古來無,好女從來無好夫。 卻扇捲簾明點燭,待交菩薩看麻胡」一座,傳觀烘堂。 蓋婿亦不凡也。嘗得其姓名,今失記。

《漁隱叢話》:宋王氏女,幼聰慧,父母擇配未偶,壯年不 嫁,作《詠懷詩》云:「白藕作花風已秋,不堪殘睡更回頭。 晚雲帶雨歸飛急,去作西窗一夜愁。」趙德麟方鰥居 見此詩,遂求婚,人以為此二十八字媒也。

《老學庵筆記》:秦會之以孫女嫁郭知運,自答聘書曰: 「某人東第華宗,南宮妙選,乃肯不卑於作贅,何辭可 拒於盟言?」其夫人欲去作「贅」字,曰:「太惡模樣。」秦公曰: 「必如此,乃束縛得定。」聞者笑之。

《桯史》:「姑蘇有民家,姓唐,一兄一妹,其長皆丈有二尺, 里人謂之唐大漢」,不復能嫁娶。

《癸辛雜識》:周漢國公主下降,諸閫及權貴各獻添房 之物,如珠領、寶花、金銀器之類。時馬方山天驥為平 江發運使,獨獻「羅鈿細柳箱籠百隻,并鍍金銀鎖百 具,錦袱百條,共實以芝楮百萬。」理宗為之大喜,後知 出於承受姚某者,遂賜金帶一條。承受者,即姚靜齋 之父也。

《誠齋雜記》:馬光祖尹京之日,不畏貴戚豪強,庭無留 訟。一士人踰牆偷人室女,事覺,到官勘,令當廳面試。 光祖出《踰牆摟處子》詩,士人秉筆云:「花柳平生債,風 流一段愁。踰牆乘興下,處子有心摟。謝砌應潛越,韓 香計暗偷。有情還愛欲,無語強嬌羞。不負秦樓約,安 知漢獄囚。玉顏麗如此,何用讀書求。」光祖判云:「多情 多愛,還了平生花柳債,好箇檀郎,室女為妻,也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