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金陵,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代宗紀》:「大曆六年四月,禁大」《竭鑿六》破錦及文紗 吳綾,為龍鳳麒麟天馬辟邪者。

《杜暹傳》:「暹族子鴻漸,以宰相兼成都尹,入朝,獻羅錦 五十床。」

《張萬福傳》:「萬福拜和州刺史,賊許杲過楚州大掠,節 度使韋元甫使萬福追討,未至,杲為其將康自勸所 逐。自勸循淮鈔而東,萬福倍道追殺之。帝下詔褒美, 賜具衣宮錦十雙。」

《演繁露》:《唐書》:代宗詔許大臣燕郭子儀于其第。魚朝 恩出錦三十匹,為纏頭之費。舊俗賞歌舞人,以錦綵 置之頭上,謂之「纏頭。」宴饗加惠,借以為詞。

《唐書文藝傳》:「李賀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每 旦日出,騎弱馬,從小奚奴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 中。」

《酉陽雜俎》:蜀郡有豪家子,蜀之名姝無不畢致,常恨 無可意者。或言:「坊正張和,大俠也,幽房閨稚無不知 之,盍以誠投乎豪家?」乃具籯金篋錦詣其居,具告所 欲,張欣然許之。

《杜陽雜編》:「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有二龍,鱗鬣爪 角悉備。明霞錦」,云「鍊水香麻以為之也,光耀芬馥,著 人五色相間,而美麗於中國之錦。」

女王國貢魚油錦,文彩尢異,入水不濡,以有魚油故 也。

《五代史吳越世家》:「昭宗以宰相王溥鎮越州,溥請授 鏐,乃改威勝軍為鎮東軍,拜鏐鎮海、鎮東軍節度使, 加檢校太尉、中書令,賜鐵券,恕九死。鏐如越州受命, 還治錢塘,號越州為東府。光化元年,移鎮海軍於杭 州,加鏐檢校太師,改鏐鄉里曰廣義鄉勳貴里。鏐素 所居營曰衣錦營。婺州刺史王壇叛附於淮南,楊行」 密遣其將康儒應壇,因攻睦州。鏐遣其弟銶敗儒於 軒渚,壇奔宣州。昭宗詔鏐圖形凌煙閣,升衣錦營為 衣錦城,石鑑山曰「衣錦山」,大官山曰功臣山。鏐游衣 錦城,宴故老山林皆覆以錦,號其幼所嘗戲大木曰 「衣錦將軍。」

《四夷附錄》:「契丹阿保機遣使者解里隨頃以良馬、貂 裘、朝霞錦聘梁,奉表稱臣,以求封冊。」

《唐臣傳》:「郭崇韜為招討使,唐軍入蜀,所過迎降。莊宗 聞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勞軍。延嗣還,上蜀簿,得文錦 五十萬匹。」

《遼史穆宗紀》:「應曆十六年十二月,幸殿前都檢點耶 律夷臈葛第,宴飲連日,賜金盂細錦及孕馬百匹。」 《宋史王晉卿傳》:「晉卿為興州刺史,移漢州。時蜀初平, 寇盜充斥,晉卿嚴武備,設方略,禽捕剪滅,靡有遺漏, 自是,雖劇賊無敢窺其境。然以賄聞,太祖惜其才而 不問。秩滿歸闕,以疾求頤養,改左監門衛將軍,奉朝 請」,貢重錦十匹、銀千兩以謝,詔不納,以其黷貨愧之 也。

《太宗紀》:太平興國七年八月「己卯,詔川峽諸州官織 錦綺、鹿胎、透背、六銖、攲正、龜殼等,悉罷之,民間勿禁。」 《外國傳》:雍熙元年,大食國人來獻花錦。

《輿服志》:「景德元年,始詔河北、河東、陝西三路轉運使 副,並給方勝練鵲錦。」

《趙積傳》:「積知益州,度支市錦六千匹,召工計歲織裁 十餘匹,止以歲所織數上供。」

《文彥博傳》:彥博為昭文館大學士,御史唐介劾其在 蜀日以奇錦結宮掖,因之登用。介既貶,彥博亦罷為 觀文殿大學士,知許州,改忠武軍節度使,知永興軍。 《張存傳》:存性孝友,嘗為蜀郡,得奇繒文錦以歸,悉布 於堂上,恣兄弟擇取。常曰:「兄弟,手足也。妻妾,外舍人 耳,奈何先外人而後手足乎?」

《言行錄》:仁宗張貴妃侍上元宴,有燈籠錦,上怪問曰: 「文彥博所獻。」上不樂。

《宋史輿服志》:「通天冠,天版頂上織成龍鱗錦為表,紫 雲白鶴錦為裡。」

近臣軍校增給錦襯袍。有翠毛、宜男、雲㕍、細錦、師子 練、鵲、《寶照大錦》《寶照》中錦,凡七等。

《豐稷傳》:稷為工部尚書兼侍讀,禁內織錦緣宮簾為 地衣,稷言仁宗衾褥用黃絁,服御用縑繒,宜守家法。 詔罷之。

《元史世祖紀》:「至元五年九月,賜安南國王陳光昺錦 繡,及其諸臣有差。」

《成宗紀》:「大德三年冬十月,山東轉運使阿里沙等賜 錦衣,人一襲。」

辟寒學士,舊規,十月初賜錦長襖子。國初以來,賜翠 毛錦,太宗改賜黃盤雕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