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許,取絹一匹橫繫牛角,放歸其家。」

《南齊書蕭赤斧傳》:「赤斧遷給事太子詹事,卒,家無儲 積,無絹為衾。上聞之,愈加惋惜。」

《南史梁吉士瞻傳》:「土瞻少時,常於南蠻國中擲博,無 褌褰露,為儕輩所侮。及平魯休烈軍,得絹三萬匹,乃 作百褌,其外並賜軍士,不以入室。」

《恩倖傳》:「周石珍,建康之廝隸也,世以販絹為業。」 《任昉傳》:「昉為義興太守,及被代登舟,止有絹七匹,米 五石。至都無衣,鎮軍將軍沈約遺裙衫迎之。」

《梁書傅昭傳》:「昭為臨海太守,縣令常餉粟寘絹于薄 下,昭笑而還之。」

《裴邃傳》:「邃假節明威將軍,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 史,復開創屯田數千頃,倉廩盈實,省息邊運,民吏獲 安。乃相率餉絹千餘匹,邃從容曰:『汝等不應爾,吾又 不可逆納其絹二匹而已』。」

《劉孝綽傳》:「孝綽為吏部郎,坐受人絹一束,為餉者所 訟,左遷信威臨賀王長史。」

《陳書張譏傳》:「譏字直言,梁大同中召補國子正言生。 梁武帝嘗于文德殿釋乾坤文言,譏與陳郡袁憲等 預焉。譏諮審循環,辭令溫雅,帝甚異之,賜裙襦絹,云: 表卿稽古之力。」

《隋書刑法志》:「梁時議定律令,有髡鉗五歲刑,笞二百, 收贖絹,男子六十匹。」

《南史·陳武帝紀》,徐嗣徽、任約等領齊兵還據石頭,帝 遣侯安都領水軍襲破之,拔石頭南岸柵,移度北岸 起柵以絕其汲路,又堙塞東門故城中諸井。齊所據 城中無水,水一合貿米一升,一升米貿絹一匹。 《魏書帝紀》:「昭成皇帝雅性寬厚,智勇仁恕。時國中少 繒帛,代人許謙盜絹二匹,守者以告,帝匿之,謂燕鳳 曰:『吾不忍視謙之面,卿勿泄言』!」謙或慚而自殺,為財 辱士,非也。

《公孫表傳》:「表子軌為虎牢鎮將。初,世祖將北征,發民 驢以運糧,使軌部詣雍州。軌令驢主皆加絹一匹,乃 與受之。百姓為之語曰:『驢無強弱,輔脊自壯』。眾共嗤 之。」

《趙柔傳》:柔以德行才學知名。嘗有人與柔鏵數百枚, 柔與子善明鬻之于市,有從柔買素絹二十匹,有商 人知其賤,與柔三十匹。善明欲取之,柔曰:「與人交易, 一言便定,豈可以利動心?」遂與之。縉紳之流,聞而敬 服。

《陸俟傳》:俟子馛,為相州刺史。發姦擿伏,事無不驗,百 姓以為神明,無敢劫盜者。在州七年,家至貧約,徵為 散騎常侍。百姓乞留馛者千餘人,獻文不許,謂群臣 曰:「馛之善政,雖古人何以加之。」賜絹五百匹。 《慕容白曜傳》:白曜進討東陽,築圍攻擊,日日交兵,雖 士卒死傷,無多怨叛。督上土人租絹,以為軍資,不至 侵苦,三齊欣然,安堵樂業。

《食貨志》:「舊制,民間所織絹布,皆幅廣二尺二寸,長四 十尺為一匹,六十尺為一端,令任服用。後乃漸至濫 惡,不依尺度。高祖延興三年秋七月,更立嚴制,令一 準前式,違者罪各有差,有司不檢察與同罪。」

《薛野䐗傳》:野䐗子虎子,除開府徐州刺史。時州鎮戍 兵,資絹自隨,不入公庫,任其私用,常苦饑寒。虎子上 表曰:「在鎮之兵,不減數萬。資糧之絹,人十二匹,即自 隨身,用度無準,未及代下,不兔饑寒。」徐州良田十萬 餘頃,若以兵絹市牛,分減戍卒,計其牛數,足得萬頭, 興力公田,必當大獲粟稻。一年之收,過於十倍之絹。 《韓麒麟傳》:麒麟為齊州刺史卒。立性恭慎,恆置律令 於坐傍,臨終之日,惟有俸絹數十匹。其清貧如此。 《景穆十二王傳》:陽平王新成子衍,位梁州刺史,轉徐 州刺史,至州病重,帝敕徐成伯乘傳療疾差,成伯還, 帝曰:「卿定名醫,賚絹三千匹。」成伯辭,請受一千。帝曰: 「《詩》云:『人之云亡,邦國殄瘁』。」以是而言,豈惟「三千匹乎?」 其為帝所重如此。

《袁翻傳》:「翻除豫州中正,議選邊戍事曰:自廣開戍邏, 多置帥領,其勇力之兵,驅令抄掠,其羸弱老小之輩, 苦役百端。此等祿既不多,資亦有限,皆收其實絹,給 其虛粟,綿冬歷夏,加之疾苦,死於溝瀆者,常十七八 焉。」

《北史楊播傳》:播弟津,除岐州刺史,巨細躬親,孜孜不 倦。有武功人齎絹三匹,去城十里為賊所劫。時有使 者馳驛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狀白津, 津乃下教云:「『有人著某色衣,乘某色馬,在城東十里 被殺,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視』。有一老母行哭 而出,云是己子。於是遣騎追收,并絹俱獲。自是闔境」 畏服。以母憂去職。延昌未起,為華州刺史。先是,受調 絹度尺特長,在事因緣,共相進退,百姓苦之。津「乃令 依公尺度其輸物,尢好者賜以盃酒,而出其所輸,少 劣者為受之,但無酒以示其恥。」於是競相勸勵,官調 更勝。

《邢巒傳》:「巒為散騎常侍兼尚書。宣武時,巒奏曰:先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