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8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舟出江村橋飲白雪亭詩》「殘酒未醒春困劇,汲溪聊 試雨前茶。」《過道復東堂時雨後牡丹狼籍存葉底 一花,感而賦詩》「矮紙凝霜供小草,淺甌吹雪試新茶。」 《夏日閒居詩》:「羽扇茶甌共晚涼。」

蔡羽《與陸無蹇宿資慶寺》詩:「春隨落花去,人自採茶 忙。」

徐渭《謝惠虎丘茗》詩:「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 上升。」

王穉登《題唐伯虎烹茶圖為喻正之太守》詩:「太守風 流嗜酪奴,行春常帶煮茶圖。」靈源洞口採旗槍,五 馬來乘穀雨嘗。

黃居中有《渚軒宴集》詩:「茗渚抽煙鳥報春。」

袁宏道皇甫仲璋《邀飲惠山》詩:「白石青松如畫裡,臨 流乞得惠泉茶。」《正月四日,張次公先生過遇琴館 留宿,對雪即事》詩:「松蘿頻潑小春茶。」

吳兆《法海寺》詩:「煙起炊茶竈,聲聞汲井甌。」 吳鼎芳《寄趙凡夫》詩:「十里寒山路,香風正採茶。」《前 溪》詩:「何處茶煙起,漁舟繫竹西。」

方登《自述》詩:「山雲茶屋暖,海月竹窗虛。」

釋良琦《莫春雍熙寺訪沈自誠不遇》詩:「爐存散微篆, 茗熟獨成斟。」

德祥《許起宗見過》詩:「雨氣來山北,茶香過竹西。」《春 雪有懷湛然禪師》詩:「寂寞南山下,茶煙出樹林。」《竹 亭》詩:「花溝安釣艇,蕉地著茶瓶。」

維則《山居四景》詩,茶罷焚香獨坐時。

道衍《茶軒詩》:「晴旭曉微烘,遊蜂掠芳蕊。澹香勻蜜露, 繁艷照煙水。」

宗林題鍾欽禮所畫《雲山江水隱者圖》詩:「道人家住 中峰上,時有茶煙出薜蘿。」

茶部紀事一

《搜神後記》:「桓宣武時有一督將,因時行病後虛熱,更 能飲複茗,必一斛二斗乃飽,纔減升合,便以為不足, 非復一日。家貧,後有客造之,正遇其飲複茗,亦先聞 世有此病,仍令更進五升,乃大吐,有一物出,如升大, 有口,形質縮縐,狀如牛肚,客乃令置之於盆中,以一 斛二斗複茗澆之,此物噏之都盡而止,覺小脹,又加」 五升。便悉混然從口中涌出。既吐此物。其病遂差。或 問之「此何病。」答云。「此病名斛二瘕。」

《世說》:晉司徒長史王濛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 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伽藍記》:王肅字恭懿,憶父非理受禍,常有子胥報楚 之意,畢身素服,不聽音樂,時人以此稱之。肅初入國, 不食羊肉及酪漿等,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 子見肅一飲一斗,號為漏卮。經數年已後,肅與高祖 燕會,食羊肉酪粥。高祖怪之,謂肅曰:「『即中國之味也。 羊肉何如魚羹?茗飲何如酪漿』?肅對曰:『羊者是陸產 之最,魚者是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以味言 之,是有優劣。羊比齊魯大邦,魚比邾莒小國,唯茗不 中,與酪作奴』。」高祖大笑,因舉酒曰:「三三橫,兩兩縱,誰 能辨之?」賜金鍾。御史中丞李彪曰:「沽酒老嫗甕注𤬪, 屠兒割肉與稱同。」尚書右丞甄琛曰:「吳人浮水自云 工,妓兒擲繩在虛空。」彭城王勰曰:「臣始解此是習字。」 高祖即以金鍾賜彪,朝廷服彪聰明有知,甄琛和之 亦速。彭城王謂肅曰:「卿不重齊魯大邦,而愛邾莒小 國。」肅對曰:「鄉曲所美,不得不好。」彭城王重謂曰:「卿明 日顧我為卿設邾莒之食,亦有酪奴。」時給事中劉鎬 慕肅之風,專習茗飲。彭城王謂鎬曰:「卿不慕王侯八 珍,好蒼頭水厄,海上有逐臭之夫,里內有學顰之婦, 以卿言之,即是也。」其彭城王家有吳奴,以此言戲之。 自是朝貴燕會,雖設茗飲,皆恥不復食。唯江表殘民 遠來降者飲焉。後蕭衍子西豐侯蕭正德歸降時,元 義欲為設茗,先問: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曉義意,答 曰:「下官雖生於水鄉,而立身已來,未遭陽侯之難。」元 義與舉坐之客大笑焉。

《隋書》:文帝微時,夢神易其腦骨,自爾腦痛。忽遇一僧 曰:「山中有茗草,煮而飲之當愈。」帝服之有效,由是競 采,天下始知飲茶。茶有贊,其略曰:「窮《春秋》,演《河圖》,不 如載茗一車。」

《景龍文館記》:「三月上巳日,上幸司農少卿王光輔莊。 駕還朝後,中書侍郎南陽岑羲設茗飲葡萄漿,與學 士等討論經史。」

《大唐新語》右補闕「毋。」博學,有著述才。上表請修古 史,先撰《目錄》以進。元宗稱善,賜絹百匹。性不飲茶,製 《代茶飲序》,其略曰:「釋滯消壅,一日之利暫佳;瘠氣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