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亦不至。」詔止給勘合。明年禁進貢番僧順買茶斤。三 十六年,戶部言:「陝西茶法,易馬正額茶外,類有贏餘, 節年陳腐可惜。所以先時廣開納,以佐賑益餉。如弘 治間巡撫陳壽開中四百萬斤,布政使林元甫開中 五百萬斤,為內郡賑荒也。近時御史劉良卿開中一 百萬斤,為軍餉也。」其後御史劉希龍始議歲止開中 八十萬斤,並課茶、私茶通計僅九十餘萬,約開中以 便招易。然茶多報少,徒增私販。宜下巡鹽御史議之。 御史楊美益言:「歲祲民貧,即九十萬斤之額,尚多虧 損,安有贏羨?」既而部議竟請仿弘治六年「例,於正額 外開中一百萬斤,召納邊鎮備餉。」詔從之。甘州舊有 茶馬司,革於正統八年。嘉靖四十一年復設四川保 寧茶,令徵本色。四十三年,御史潘一桂言:增中商茶 壅滯,宜裁減。又言:「松潘鄰洮河,私茶數闌出,宜停松 潘引目。」下撫、按議之。四川茶引,舊分邊地、內地。在邊 者少而易行,在內者多而常滯。穆宗初,部覆撫按官 奏,於原設五萬引內,裁減一萬二千,以三萬引派黎 雅,四千引派松潘諸邊內地存引四千。其在黎、雅者, 視舊增稅銀一錢,餘如故。總稅銀一萬四千三百六 十餘兩,解部濟邊。給事何起鳴言:「保寧府巴州、通江、 南江、廣元一州三縣,徵運本色茶課,民甚苦之。宜如 嘉靖中舊例,改徵折色。」事下撫按會議。都御史李良 臣言:「甘州茶司之建,歲增馬六百頭。宜如起鳴言,徵 折色並腳價、賞勞諸費,買馬足抵甘州之數。其甘州 茶司支剩茶三萬一千餘篦,足支三年,茶盡乃止。」允 行之。五年令甘州倣例洮、河、西寧歲以六月開中,兩 月中馬八百匹。是年立賞罰例,商引一二年銷「完者, 賞有差。踰三年者罪之,沒其附茶。」凡商領引販茶,毋 分黑、黃、正附,一例蒸曬,每篦重不過七斤。運「至漢中 盤覈,歷罝口巡檢司、火鑽峪批驗所、鞏昌府,具察覈 篦數,夾帶蘇谿關。依例正茶一千斤,許照散茶一千 五百斤數外抽稅,各填格印鈐,截角運赴洮、岷參將, 轉發洮州茶司,分半貯庫,取照」回銷。萬曆元年覈四 川州縣茶額。十三年詔開西安、鳳翔、漢中三府茶禁, 招商給引,引百斤以十之三入官,餘聽貿之民間。十 五年折徵漢中府茶課。二十三年禁中湖南茶引,舊 給者免追。令產茶州縣設立官店,官牙引商到店納 課,茶戶依估還商,牙保運赴紫陽茶店,告府盤驗,以 防夾帶。又建「紫陽茶坊,令正官於茶坊如法蒸曬,以 絕假偽。當日御史李楠之請禁湖茶也,謂湖茶行,商 人利其直下,恣夾帶短販,番族利私販而納馬者少 也。且湖南多假茶,食之刺口破腹也。湖茶行,番、漢皆 受其害。既御史徐僑至,請仍行湖茶。其言曰:『漢川茶 少而直高,湖南茶多而直下。且漢中、保寧不盡產茶』」, 而西紫通巴。「足小引食用。湖茶之行,實無妨漢中。 漢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於酥酪為宜,亦利番也。立 法嚴覈,則偽假可杜。」部議調停之,曰:「給商中引,先漢 川,次湖南。漢引不足,補以湖引。」詔曰:「可。」二十九年,巡 按畢三才以茶課改折,商絕茶空,乃請漢中府西鄉 五州縣仍輸本色,每歲招商報中五百引,可中馬一 萬一千九百餘匹。兵部議:「每年茶司易馬,西寧三千 二百匹,河州三千四十匹,洮州一千八百匹,岷州一 百六十匹,甘州一千匹,莊浪四百匹,總九千六百匹, 著為定額。」天啟元年,四茶司增中馬二千四百匹,俵 給見募援兵。五年停止南京解茶。國初,茶法無私販, 以後姦弊漸生,洎乎末造,商人正引之外,多給賞勤 「由票使得私行。番夷之上駟,盡入姦商,而茶司所市 者乃其中下也。」番得茶,叛服自由,而將吏又率以私 馬竄入夷馬冒支上茶,茶法、馬政、邊防於是俱壞矣。 產茶多者,為南直隸之常州、廬州、池州、徽州,浙江之 湖州、嚴州、衢州、紹興,江西之南昌、饒州、南康、九江、吉 安,湖廣之武昌、寶慶、長沙、荊州,四川之成都、保寧、重 慶、夔州、嘉定、瀘州、雅州,商人中引,則於應天、宜興、杭 州三批驗。茶引所徵茶課,則應天府之江東瓜埠,若 蘇州、常州、鎮江、徽州諸府,廣德州若浙江、河南、廣西、 貴州,皆徵鈔,雲南則徵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