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5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茶引,聽茶商執引與茶戶相貿易。場官獨發引秤,茶 封記驗放,他一無所預,而藉茶戶為伍,保定茶鋪姓 名,互覺察諸影帶若私販鬻者。凡茶斤,春為錢七十, 夏五十,官斤稅二錢若一錢五分。茶官以馬到京實 數及格為推賞,馬道死若至京死者,黜降有差。比四 年冬茶引收息,凡百七十餘萬緡,得國馬萬匹,蜀用 以饒。

《明朝茶榷》

明朝,四川置茶馬司一,陝西置茶馬司四,諸關津要 害置批驗茶引所,歲遣行人齎榜於行茶所在,懸示 以肅禁。每三歲,遣官選調邊軍,齎金牌、信符,差發附 近邊族以納馬,而運茶於邊,勞賞之,歲有常數。西番 貢使許順帶茶,而有禁限。諸私茶之禁甚具。洪武中, 命曹國公李景隆行西番,與結約定令實,始製金牌、 信符杜姦偽,而駙馬都尉歐陽倫使西域,以冒禁即 賜死不貸。法嚴令行如此。蓋虜人嗜乳酪,膈氣底滯; 茶性通利能滌蕩,勢所必資。而邊境得虜馬,團操為 武衛,所謂「以采山之利,而易充廄之良。戎得茶,不能 為我害,中國得馬,足以為我利,計之得者也。況夷背 中國則不得茶,不得茶則病且死。以」是羈縻之,賢於 數萬師遠矣。矧於時,以國重臣定茶法,彼其納馬,不 曰「易茶」而曰「差發。」如田有賦,如身有庸,示職貢無可 逃;國酬以茶斤,不曰「市馬」而曰「勞賞」,謂因其供貢賚 予之。中國之體統既尊,外夷之威稜自振,則又我聖 祖之睿謀英略,度越前代之萬萬也。其天下茶貢,歲 額止四千二十二斤,而福建二千三百五十斤。建寧 所貢,有「探春、先春、次春、紫筍及薦新」等號,則福建茶 貢固甲於天下也。每貢入,必碾揉為大小龍團,進高 皇帝以勞民力也。命罷造照諸處,獨採芽以進,復上 供戶五百家。已聞有司督徵嚴切,復聽民自採進焉。 其通商之法,商人詣在所買茶,已具數赴官,輸錢千 文給「引,引照茶百斤。其畸零不及引者,納錢六百文 給由帖,由帖照六十斤,量地定程以賣」,而犯私販,與 鹽法同罪。諸批驗截角退引,以准《鹽法令》以行。成化 中,批驗所不詳茶商姓名、貫址,聽冒名給引,得傳相 販賣,故退引累催不繳為影射。茶出山時,不從公盤 詰,批驗所又不如法批驗,而夾帶者眾。又法:商人詣 批驗所買引,而所獨在應天、常州、杭州三府,於產茶 地分遠者數千里,近不下數百里,道苦遠,多費,而姓 名、貫址易為欺。於是用尚書王恕言,聽商於產茶府 州納課已,即將姓名、貫址買引照茶。年終該府州各 將賣過引由造冊,并收過紙鈔解部,仍具數關領。次 年合用引由,各批驗所遇「茶商經過,照批驗將引截 角放行。有夾帶送在所官司問理。年終具驗過客商 盤獲私茶,具冊申合於上司繳部。」而防私販之禁甚 嚴。時四川江安縣茶戶言:「本戶舊有茶八萬餘株,年 深枯朽,戶丁多死亡。存者皆給役於官,欲培植無力, 積欠茶課至七千七百餘斤,郡縣責懲。急乞減免,并 除雜役,得」專辦茶課。上曰:「天產茶,為蜀民利,不獨為 公家,奈何乎盡之?既責納課,復加他役,何也?」悉免之。 乃命部諸物產虛耗,課責宜從寬。永樂中,始遣御史 巡陝西茶馬。正統末,停金牌信符,而馬漸不至。成化 中,定差御史奉敕專理。正德中,都御史楊一清始頌 言國初金牌差發之為功,奏請復舊焉。

春明夢餘錄

《茶法》

榷茶之法,始於唐而詳於宋。宋在江南則宣、歙、江、池、 饒、洪、撫、筠、袁九州,廣德、興國、臨江、建昌、南康五軍;兩 浙則蘇、杭、明、越、婺、處、溫、台、湖、常、衢、睦十二州;荊湖則 江陵府、潭、澧、鼎、鄂、歸、陝七府州、荊門軍;福建則建、劍 二州,歲輸租折稅,送六榷貨務鬻之。置榷茶務江陵 府於真、海、荊州、漢陽、無為軍,凡六務;在淮南則蘄、黃、 舒、廬、光、壽六州,官自為場,置吏總之,曰「山場。」十有三 州軍采茶,民隸焉,曰「園戶。」歲課作茶輸租,餘官為市 之。先受錢而後入茶,曰「本錢」;又民歲輸茶,折稅茶,民 有茶者售於官,官給其食用,曰「食茶。」凡民茶折稅外, 匿不送官及私鬻販者,沒入之,計直輸罪;園戶輒販 毀茶樹者,計所產論罪。後乃稍寬,商賈貿易入錢若 金帛,京師榷務以射六務、十三場給茶券,隨所射與 之。至道末,鬻茶至二百八十五萬餘貫,後益稍增至 三百六十萬貫,而以雍熙用兵,令商人入芻塞下,即 今中鹽之法而高其估,遂以三百六十萬貫僅易邊 儲五十萬石。入中者非盡,行商多土人,既不知茶利 厚薄,得券則轉鬻之商若京師交引鋪,商鋪因得收 蓄,貿易以射利。券以積滯,雖二三年不足償,邊以頓 乏,茶法日壞。於是使入粟塞下者,度地里遠近,即實 糧量增直給券,徑至貨立,償以緡錢,而茶則罷本錢, 使園戶與商自相交易,而官收其息。如舒州羅源場 茶斤鬻錢五十有六,官不復給本,但使商輸息錢三 十有一,而聽其所指地行得給券,通行為左驗,以防 私售,謂之「貼。」若歲課不盡,官市之如舊,而以商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