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焉而精,則茶之色味無不佳。萬一雜之以所不取,則 首面不均,色濁而味重也。

《蒸茶》

「茶芽再四洗滌,取令潔淨,然後入甑,俟湯沸蒸之。」然 蒸有過熟之患,有不熟之患。過熟則色黃而味淡,不 熟則色青易沈,而有草木之氣。唯在得中為當。

《榨茶》

《茶既熟》,謂茶黃,須淋洗數過。欲其冷也方入小榨,以去其 水,又入大榨,出其膏。水芽則以高榨壓之以其芽嫩故也先是包以布 帛,束以竹皮,然後入大榨壓之。至中夜取出揉勻,復 如前入榨,謂之「翻榨。」徹曉奮擊,必至於乾淨而後已。 蓋建茶之味遠而力厚,非江茶之比。江茶畏沈其膏, 建茶唯恐其膏之不盡,膏不盡則色味重濁矣。

《研茶》

研茶之具,以柯為杵,以瓦為盆,分團酌水,亦皆有數, 上而勝。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揀芽之水六,小龍鳳 四,大龍鳳二,其餘皆一十二焉。自十二水而上曰研 一團,自六水而下曰研三團,至七團。每水研之,必至 於水乾茶熟而後已。水不乾則茶不熟,茶不熟則首 面不勻,煎試易沈,故研夫尤貴於彊有力者也。嘗謂 「天下之理,未有不須而成者,有北苑之芽,而後有龍 井之水。龍井之水,清而且甘,晝夜酌之而不竭,凡茶 自北苑上者皆資焉,亦猶錦之於蜀江,膠之於阿井, 詎不信然。」

《造茶》

造茶舊分四局,匠者起好勝之心,彼此相誇,不能無 弊,遂併而為二焉。故茶堂有「東局」、「西局」之名,茶銙有 「東作」、「西作」之號。凡茶之初出,研盆盪之欲其勻,操之 欲其膩,然後入園製銙,隨笪過黃有方。故銙有花,銙 有大龍,有小龍,品色不同,其名亦異,隨綱繫之於貢 茶云。

《過黃》

「茶之過黃,初入烈火焙之,次過沸湯爁之,凡如是者 三,而後宿一火,至翌日遂過煙焙之。火不欲烈,烈則 面炮而色黑;又不欲煙,煙則香盡而味焦,但取其溫 溫而已。」凡火之數多寡,皆視其銙之厚薄。銙之厚者, 有十火,至於十五火;銙之薄者,八火,至於六火。火數 既足,然後過湯上出色。出色之後,置之密室,急以扇 扇之。則色澤自然光瑩矣。

綱次:

《細色第一綱》

《龍焙貢新》

水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三十銙, 創添二 十銙。

《細色第二綱》

《龍焙試新》

水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創添五 十銙。

《細色第三綱》

《龍團勝雪》

水芽 十六水, 十二宿火, 正貢三十銙, 續添 二十銙, 創添二十銙。

《白茶》

水芽 十六水, 七宿火, 正貢三十銙, 續添五 十銙, 創添八十銙。

《御苑玉芽》

小芽 十二水, 八宿火, 正貢一百片。

《萬壽龍芽》

小芽 十二水, 八宿火, 正貢一百片。

《上林第一》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乙夜清供》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承平雅玩》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龍鳳英華》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玉除清賞》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啟沃承恩》

小芽 十二水, 十宿火, 正貢一百銙。

《雪英》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貢一百片。

《雲葉》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貢一百片。

《蜀葵》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貢一百片。

《金錢》

小芽 十二水, 七宿火, 正貢一百片。

《寸金》

小芽 十二水, 九宿火, 正貢一百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