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水芽至宣和始名「顧龍團」勝雪,與白茶角立,歲元首 貢,自御苑「玉芽」以下,厥名實繁。先子觀見時事,悉能 記之,成編具存。今閩中漕臺所刊《茶錄》未備,此書庶 幾補其闕云。淳熙九年冬十二月四日,朝散郎、行祕 書郎、國史編修官、學士院權直熊克謹記。

黃儒品茶要錄

《序》

說者常怪陸羽《茶經》不第建安之品。蓋前此茶事未 甚興,靈芽真筍,往往委翳消腐,而人不知惜。自國初 已來,士大夫沐浴膏澤,詠歌升平之日久矣,夫身世 灑落,神觀沖淡,惟茲茗飲為可喜園林亦相與摘英 誇異,制捲鬻新,而趨時之好,故殊異之品,始得自出 於蓁莽之間,而其名遂冠天下。借使陸羽復起,閱其 「《金餅》,味其雲腴,當爽然自失矣。因念草木之材,一有 負瑰偉詭特者,未嘗不遇時而後興,況於人乎?然士 大夫間為珍藏精試之具,非尚雅好真,未嘗輒出。其 好事者又常論其采制之出入,器用之宜否,較試之 湯火,圖於縑素,傳翫於時,獨未有補於賞鑒之明耳。」 蓋園民射利膏油,其面色品味易辨而難詳。予因閱 收之暇,為原采造之得失,較試之低昂,次為十說,以 中其病,題曰《品茶要錄》云。

《一采造過時》

茶事起於驚蟄前,其采芽如鷹爪,初造曰「試焙」,又曰 「一火」,其次曰「二火」,二火之茶,已次一火矣。故市茶芽 者,惟同出於三火前者為最佳。尢!善薄寒,氣候陰不 至凍。

芽發時尤畏霜。有造於一火、二火皆遇霜而三火,霜霽則「三火」 之茶勝矣。

晴不至於暄,則穀芽含養約勒而滋長有漸,采工亦 優為矣。凡試時泛色鮮白,隱於薄霧者,得於佳時而 然也。有造於積雨者,其色昏,或氣候暴暄,茶芽蒸發, 采工汗手薰漬,揀摘不給,則製造雖多,皆為常品矣。 試時色非鮮白,水腳微紅者,過時之病也。

《二白合盜葉》

茶之精絕者,曰鬥,曰亞鬥,其次揀芽茶。芽鬥品雖最 上,園戶或止一株,蓋天材間有特異,非能皆然也。且 物之變勢無常,而人之耳目有盡,故造鬥品之家,有 昔優而今劣,前負而後勝者,雖人工有至有不至,亦 造化推移,不可得而擅也。其造一火曰鬥,二火曰「亞 鬥」,不過十數銙而已。揀芽則不然,遍園隴中,擇其精 英者耳。其或貪多務得,又滋色澤,往往以「白合盜葉」 間之。試時色雖鮮白,其味澀淡者,間「白合盜葉」之病 也。

一鷹爪之芽,有兩小葉抱而生者,白合也。新條葉之初生而白者,盜葉也。造揀芽,常剔取鷹爪,而白合不用,況盜葉乎。

《三入雜》

物固不可以容偽,況飲食之物,尢不可也。故茶有入 他草者,建人號為「入雜」銙列入柿葉常品,入桴檻葉 二葉易致,又滋色澤。園民欺售直而為之試。時無粟 紋甘香,盞面浮散,隱如微毛,或星星如纖絮者,入雜 之病也。善茶品者側盞視之,所入之多寡從可知矣。 嚮上下品有之,近雖銙列,亦或勾使。

《四蒸不熟》

穀芽初采,不過盈筐而已,趣時爭新之勢然也。既采 而蒸,既蒸而研,蒸有不熟之病,有過熟之病。蒸不熟 自雖精芽,所損已多。試時色青易沈,味為桃仁之氣 者,不蒸熟之病也。唯正熟者味甘香。

《五過熟》

茶芽方蒸,以氣為候,視之不可以不謹也。試時色黃 而粟紋大者,過熟之病也。然雖過熟,愈於不熟,甘香 之味勝也。故君謨論色,則以青白勝黃白。余論味,則 以黃白勝青白。

《六焦釜》

茶蒸不可以逾久,久而過熟,又久則湯乾而焦釜之 氣出。茶工有乏新湯以益之,是致蒸損茶黃,試時色 多昏黯、氣焦味惡者,焦釜之病。建人號熱鍋氣

《七壓黃》

茶已蒸者為黃,黃細則已入捲模制之矣。蓋清潔鮮 明,則香色如之。故采佳品者,常於半曉間衝蒙雲霧, 或以罐汲新泉,懸胸間,得必投其中,蓋欲鮮也。其或 日氣烘爍,茶芽暴長,工力不給,其采芽已色不鮮明, 薄如壞卵氣者,壓黃之病也。

《八漬膏》

茶餅光黃又如蔭潤者,榨不乾也。榨欲盡去其膏,膏 盡則有如乾竹葉之意。唯吾飾首面者,故榨不欲乾, 以利易售。試時色雖鮮白,其味帶苦者,漬膏之病也。

《九傷焙》

夫茶本以芽葉之物就之,捲模既出,捲上笪焙之。用 火務令通熟,即以灰覆之,虛其中,以熟火氣。然茶民 不喜用實炭,號為「冷火。」以茶餅新濕,欲乾以見售,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