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傅火則燃?」人不能對曰:「此同類之所以合體居也。 油乃菜豆柏麻草木之液,蠟魚羊牛禽蟲之膏,皆火 之類,其性熱,故能傅火而燃。如燒酒釅酒,竹木之類, 皆能燃灼,亦與火同類故耳。若油為水類,火遇之且 熄矣,豈能焰焰而弗絕耶?」善觀物者,當必首肯。 《墨莊漫錄》:玫瑰油出北虜,其色瑩白,其香芬馥,不可 名狀。用為試香法,用眾香煎煉,北人貴重之。每報聘, 禮物中秖一合,奉使者例獲一小罌,其法祕不傳也。 宣和間,周武仲憲之使虜,過磁州,時葉著宣遠為守 祝周云:「回日願以此油分餉。」既反,命以油贈之,葉云: 「今不須矣。」近禁中厚賂虜使,遂得其法,煎成賜近臣, 色香勝北來者。婦翁蔡京新寄數合,且云:「公還朝必 有取者,今反獻一合,周亦不受也。」北人方物,不過一 合,貴惜如此,而貴近之家,贈遺若此之多,足知其侈 靡之甚也。

《昨夢錄》:「西北邊城防城庫,皆掘地作大池,縱橫丈餘, 以蓄猛火油。不閱月,池上皆赤黃,又別為池而徙焉。 不如是,則火自屋柱延燒矣。」猛火油者,聞出於高麗 之東數千里,日初出之時,因盛夏日力烘石極熱則 出液,他物遇之即為火,惟真琉璃器可貯之。中山府 治西有大陂池,郡人呼為海子,余猶記郡帥就之以 按水戰試猛火。油池之別岸為敵人營壘,用油者以 油涓滴自火焰中過,則烈焰遽發,頃刻列營淨盡。油 之餘力入水,藻荇俱盡,魚鱉遇之皆死。

《真臘風土記》:「人家失物,疑此人為盜,不肯招認;遂以 鍋煎油極熱,令此人伸手於中。若果偷物,則手腐爛, 否則皮肉如故。」云番人有法如此。

《燕閒錄》:戴石屏詩:「麥麨朝充食,松明夜當燈。」此是山 西本色語。深山老松,心有油者如蠟,山西人多以代 燭,謂之松明,頗不畏風。

《游宦紀聞》:驗真桐油之法,以細蔑一頭作圈子,入油 蘸,若真者則如鼓面鞔圈子上,纔有偽則不著圈上 書蕉。司馬溫公《名苑》云:「君遷子如馬嬭,俗云牛嬭柿 是也。」今之造扇,用此柿油。

油部外編

《酉陽雜俎》:「京宣平坊有官人夜歸入曲,有賣油者張 帽驅驢,馱桶不避,導者搏之,頭隨而落,遂遽入一大 宅門。官人異之,隨入至大槐樹下遂滅。因告其家,即 掘之,深數尺,其樹根枯,下有大蝦蟆如疊,挾二筆錔。」 他荅反樹溜津滿其中也。及巨白菌如殿門浮漚釘,其 蓋已落。蝦蟆即驢矣,筆錔乃油桶也,菌即其人也。里 有沽其油者,月餘怪其油好而賤,及怪露食者,悉病 嘔洩。

《續博物志》:南唐女冠耿先生,鳥爪玉貌,獲寵於元宗。 將誕之夕,震雷繞室,大雨河傾。半夜雷止,耿身不復 孕。大食國進龍腦油,上所祕惜,先生見之曰:「此非佳 者,當為大家致之。」乃縫夾絹囊,貯白龍腦一斤,垂於 棟上,以胡餅盛之,有傾如注。上駭嘆不已,命酒汎之, 味逾於大食國進者。

《雲笈七籤》:「王延居雲臺觀,山無油,延置一甕,為貯燈 油之器,一夕自滿,累歲然燈,用之不減。」

鹽部彙考

《禮記》:

《曲禮》

凡祭宗廟之禮:鹽曰《鹹鹺》。

陳注「《鹹鹺》鹽」,味之厚也。

《郊特牲》

醯醢之美而煎鹽之尚貴,天產也。

大全方氏曰:「鹽非煎以鍊治之則不成,故謂之煎鹽。」《天官》:「鹽人之所掌,祭祀共其苦鹽、散鹽。」然醯人、醢人所共,未嘗不以祭祀,特非其所尚爾。

《內則》

桃諸梅,諸卵鹽。

陳注桃梅皆為菹藏之。欲藏必令稍乾,故《周禮》謂之「乾䕩。」食之則和以卵鹽。大鹽形似鳥卵,故名卵鹽也。

《周禮》

《天官》

《籩人》「掌四籩之實,朝事之籩」,其實麷、蕡,白、黑、形鹽。

形鹽之似虎者。

《廣雅》

《釋器》

音消且豆切楚快切音溫步典切鹽也。

《吳時外國傳》

《自然白鹽》

漲海中有灣,灣中常出自然白鹽,嶧嶧如細石子。

《石鹽》

《天竺》國有新陶水,水甘美,下有石鹽,白如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