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代史四夷附錄》:「于闐聖天國,其食粟沃以酪。」 《清異錄高麗博學記》云:「酥名大刀圭,醍醐名小刀圭, 酪名水刀圭,乳腐名草創刀圭。」

清言「菜甲初肥,美于熱酪;蓴絲既長,潤比羊酥。 廣莊嗜雞雛者,養以松子,灌以漿酪,雞亦自幸與群 雛異,而不知鸞刀之先至也。」

《瀛涯勝覽》:「啞魯國乳酪亦多。」

酪部外編

《楞嚴經》。「阿難汝常二時眾中持缽。其間或酥酪醍醐, 名為上味。」

《漢武內傳》西王母云:「仙家次藥,有太元之酪。」

油部彙考

《禮記》:

《內則》

脂用蔥,膏用䪥。

陳注肥凝者為脂,釋者為膏。

為《稻粉糔》溲之以為酏,以付豚。煎諸膏,膏必滅之。

以稻米為粉滫溲之為粥。若豚則以此粥敷其外,若羊則解析其肉。以此粥和之而俱煎以膏。滅,沒也。謂所用膏沒此豚與羊也。

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舉燋,其膋不蓼。

膋,腸間脂。

取稻米,舉糔溲之,小切狼臅膏,以與稻米為酏。

狼臅膏,臆中膏也。以煎稻米,則似今膏。矣。此《周禮》「酏食」也。

《周禮》

《天官》

《庖人》:「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 秋行犢麛膳膏腥,冬行鱻羽膳膏羶。」

鄭司農云:「膏香,牛脂也。膏臊,豕膏也。」杜子春云:「膏臊,犬膏。膏腥,豕膏也。膏羶,羊脂也。」案《內則》鄭註釋者曰:「膏,凝者曰脂。」彼是相對之義,通而言之,脂膏一也,故司農以脂解膏云。

《冬官》

《梓人》:「天下之大獸五。脂者、膏者、膏者、羽者、鱗者。宗廟 之事,脂者、膏者以為牲。」

脂,牛羊屬;膏,豕屬。臝者,謂虎、豹、貔。為獸,淺毛者之屬。羽鳥屬。鱗,龍蛇之屬。

《釋名》

《釋飲食》

柰油,擣柰實和以塗繒上,燥而發之,形似油也。「杏油 亦如之。」

《說文》

《釋脂膏》

戴角曰「脂」,無角曰「膏。」

《通俗文》

《脂》

脂在脊曰「肪」,在骨曰獸脂聚曰「䐃。」

《博物志》

《物理》

煎麻油水氣盡無煙,不復沸,則還冷,可內手攪之,得 水則焰起散,卒不滅,此亦試之有驗。

《夢溪筆談》

《石油》

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 水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裛之, 乃採入缶中,頗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煙甚濃,所霑幄 幕皆黑。

《雞肋編》

《油》

油,通四方可食,與然者,無如胡麻為上,俗呼芝麻,言 其性有八拗,謂雨暘時薄收,大旱方大熟,開花向下, 結子向上,炒焦壓榨,才得生油,槁車則滑,鑽鍼乃澀 也。而河東食大麻油,氣臭,與荏子皆堪作雨衣。陝西 又食杏仁、紅藍花子。蔓菁子油,亦以作燈,但粥以蔓 菁子熏目,致失明,今不問為患。山東亦以蒼耳子作 油,此當治風有益。江湖小胡麻多以桐油為燈,但煙 濃汙物,畫像之類尤畏之。污衣不可洗,以冬瓜滌之 乃可去,色青而味甘,誤食之令人吐痢。飲酒或茶,皆 能蕩滌,蓋南方酒中多灰爾。嘗有婦人誤以膏髮粘 結如椎,百治不能解,竟髡去之。又有旁毘子油,其根 即烏藥,村落人家以作膏火,其煙尤臭,故城市罕用 烏桕子油,如此可灌燭,廣南皆用處,婺州亦有。頻州 食魚油頗腥氣。宣和中,京西大歉,人相食,煉腦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