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8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十八卷目錄

 戶口部總論

  魏徐幹中論民數

  山堂肆考天運遞盛

  地理通釋歷代戶口

  文獻通考論古今戶口 論漏口 葉水心論戶口

  大學衍義補蕃民之生 傅算之籍

  駒陰冗記古今戶口

  續文獻通考論戶口登耗

  圖書編戶口總論 丁糧隱漏總論

  學菴類稿明食貨志

食貨典第十八卷

戶口部總論

魏徐幹中論

《民數》

「治平在庶功興,庶功興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數周, 民數周為國之本也。」故先王周知其萬民眾寡之數, 乃分九職焉。九職既分,則劬勞者可見,怠惰者可聞 也,然而事役不均者,未之有也。事役既均,故民盡其 力而人竭其力,然而庶功不興者,未之有也。庶功既 興,故國家殷富,大小不匱,百姓休和,下無怨疚焉,然 而治不平者,未之有也。故曰:「水有源,治有本。」道者審 乎本而已矣。《周禮》,孟冬,司寇獻民數於王,王拜而受 之,登於天府,內史、司會、冢宰貳之。其重之如是也。今 之為政者,未知恤已矣,譬由無田而欲樹藝也,雖有 良農,安所措其彊力乎?是以先王制六鄉、六遂之法, 所以維持其民而為之綱目也。使其鄰比相保相愛, 刑罰慶賞,相延相及,故出入存亡,臧否順逆,可得而 知矣。如是姦無所竄,罪人斯得迨及亂君之為政也, 戶口漏於國版,夫家脫於聯五,避役者有之,棄捐者 有之,浮食者有之。於是奸心競生,偽端並作矣。小則 盜竊,大則攻刦,嚴刑峻法,不能救也。故民數者,庶事 之所自出也,莫不取正焉。「以分田里,以令貢賦,以造 器用,以制祿食,以起田役,以作軍旅,國以之建典,家 以之立度,《五禮》用修,《九刑》用措」者,其惟審民數乎!

山堂肆考

《天運遞盛》

「三代以上,天運主於西北,故戶口莫盛於西北。舜禹 分天下為十二州,淮漢以北居其九,淮漢以南居其 三。周公分天下為九州,淮漢以北居其七,淮漢以南 居其二。三代以下,天運主於東南,故戶口莫盛於東 南。西漢元始當天下十之一,東漢建安當天下十之 二,西晉太康當天下十之三,唐開元當天下十之四」, 宋元豐當天下十之五。

地理通釋

《歷代戶口》

周仲山甫曰:「古者司民協孤終,司商協名姓,司徒協 旅,司寇協奸,牧協職,工協革,場協入,廩協出,是則少 多、死生、出入、往來,皆可知也。」於是又審之以事。王治 農於籍,蒐於農隙,耨獲亦於籍,獮於既烝,狩於畢時, 是皆習民數者也。《帝王世紀》:禹平水土,還為九州,民 口千三百五十五萬三千九百二十三人。周公相成 王,致治刑措,民口千三百七十一萬四千九百二十 三人,多禹十六萬一千人,周之極盛也。莊王之十三 年,齊桓公二年,五千里內,非天王之御,自世子公侯 以下至於庶民,凡千一百八十四萬七千人,定受田 者九百萬四千人。

杜佑曰:「當時天下列國,恐其數未詳。」

至於戰國蘇、張之說,計秦及山東六國戎卒尚踰五 百餘萬,推民口數,當千餘萬。

秦獻公十年,初為戶籍相伍。始皇十六年,初令男子書「年。」

漢平帝元始二年,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六十 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漢極盛 矣。後漢光武「中元二年,戶四百二十七萬九千六百 三十四,口二千一百萬七千八百二十。桓帝永壽二 年,戶千六百七萬九百六,口五千六萬六千八百五 十六。魏武據中原,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 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

蜀後主為魏所滅,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吳赤烏中,有戶五十二萬,口二百三十萬。及皓滅,有戶五十三萬,口二百三十萬,兵二十三萬,大小吏三萬二千。

三國鼎立之時,通計戶百四十七萬三千四百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