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8 (1700-1725).djvu/10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方一。其大庇黔首,庶拯橫流。一廛曠務,勞心日仄,一 夫廢業,舄鹵無遺,國富刑清,家給民足。其力田之身, 在所蠲免,外即宣勒,稱朕意焉。

文帝天嘉元年詔減軍糧三分之一勸課農桑又詔守宰親臨勸農

按《陳書文帝本紀》,「天嘉元年三月丙辰,詔曰:『自喪亂 以來,十有餘載,編戶凋亡,萬不遺一,中原氓庶,蓋云 無幾。頃者寇難仍接,筭斂繁多,且興師以來,千金日 費,府藏虛竭,杼軸歲空。近所置軍資,本充戎備,今元 惡克殄,八表已康,兵戈靜戢,息肩方在。思俾餘黎,陶 此寬賦。今歲軍糧,通減三分之一,尚書申下四方,稱 朕哀矜之意。守宰明加勸課,務急農桑,庶鼓腹含哺, 復在茲日』。」八月壬午,詔曰:「菽粟之貴,重於珠玉。自頃 寇戎,游手者眾,民失分地之業,士有佩犢之譏。朕哀 矜黔庶,念康弊俗,思俾阻饑,方存富教,麥之為用,要 切斯甚。今九秋在節,萬寶可收,其班宣遠近,並令播 種。守宰親臨勸課,務使及時。其有尤貧,量給種子。」

宣帝太建元年二月乙亥輿駕親耕籍田

按:《陳書宣帝本紀》云云。

太建三年二月丁酉親耕籍田。

按:《陳書宣帝本紀》云云。

太建六年親耕籍田出倉穀拯流民兼充種糧勸民 隨近耕種。

按《陳書宣帝本紀》,「六年二月辛亥,輿駕親耕籍田。夏 四月辛丑,詔曰:『戢情懷善,有國之令圖;拯弊救危,聖 範之通訓。近命師薄伐,義在濟民,青、齊舊隸膠光部 落,久患凶戎,爭歸有道,棄彼農桑,忘其衣食。而大軍 未接,中途止憩,朐山黃郭,車營布滿,扶老攜幼,蓬流 草䟦。既喪其本業,咸事游手,饑饉疾疫,不免流離。可 遣大使精加慰撫,仍出陽平倉穀,拯其懸磬,并充糧 種。勸課士女隨近耕種石鱉等屯,適意修墾』。」

太建九年二月壬午輿駕親耕籍田。

按:《陳書宣帝本紀》云云。

太建十一年二月癸亥輿駕親耕籍田。

按:《陳書宣帝本紀》云云。

太建十三年二月乙亥輿駕親耕籍田。

按:《陳書宣帝本紀》云云。

太建十四年後主即位詔「墾闢廢田能督課者加以 賞擢。」

按:《陳書後主本紀》,「十四年正月丁巳,即皇帝位。三月 詔曰:躬推為勸,義顯前經,力農見賞,事昭往誥。斯乃 國儲是資,民命攸屬,豐儉隆替,靡不由之。夫入賦自 古,輸槁惟舊,沃饒貴於十金,磽确至於三易,腴塉既 異,盈縮不同,詐偽日興,簿書歲改。稻田使者,著自西 京,不實峻刑,聞諸東漢。老農懼於祗應,俗吏因而侮」 文,輟耒成群,游手為伍,永言妨蠹,良可太息。今陽和 在節,膏澤潤下,宜展春耨,以望秋坻。其有新闢塍畎, 進墾蒿萊,廣袤勿得度量,征租悉皆停免。私業久廢, 咸許占作,公田荒縱,亦隨肆勤。儻良守教耕,淳民載 酒,有茲督課,議以賞擢,外可為格,班下稱朕意焉。

北魏

道武帝天興元年制定京畿田畝四方置八部帥以監之勸課農耕以收入為殿最

按《魏書道武帝本紀》,「天興元年春正月辛酉,徙山東 六州民吏及徒何、高麗雜夷三十六萬,百工伎巧十 萬餘口,以充京師。二月,詔給內徙新民耕牛,計口授 田。」按《食貨志》,「太祖定中原,接喪亂之敝,兵革並起, 民廢農業。方事雖殷,然經略之先,以食為本。使東平 公儀墾闢河北,自五原至於棝陽塞外為屯田。初,登 國」六年,破衛辰,收其珍寶畜產,名馬三十餘萬,牛羊 四百餘萬,漸增國用。既定中山,分徙吏民及徒何種、 人工伎巧十萬餘家以充京師,各給耕牛,計口授田。 天興初,制定京邑,東至代郡,西及善無,南極陰館,北 盡參合,為畿內之田。其外四方、四維,置八部帥以監 之。勸課農耕,量校收入,以為殿最。又躬耕籍田,率先 百姓,自後比歲大熟,匹中八十餘斛。是時戎車不息, 雖頻有年,猶未足以久贍矣。匹中二字疑訛

天興三年,耕籍田,祭先農。

按《魏書道武帝本紀》:「三年二月丁亥,始耕籍田。」按 《禮志》,「三年春,帝始躬耕籍田,祭先農,用羊一。」

明元帝永興三年出宮人以配鰥民令夫耕婦織

按《魏書明元帝本紀》,「永興三年春二月戊戌,詔曰:『衣 食足,知榮辱。夫人饑寒切己,唯恐朝夕不濟,所急者 溫飽而已,何暇及於仁義之事乎?王教之多違,蓋由 於此也。非夫耕婦織,內外相成,何以家給人足乎?其 簡宮人,非所當御及執作伎巧,自餘悉出,以配鰥民』。」 永興五年八月辛未,置新民於大甯川,給農器,計口 授田。

按:《魏書明元帝本紀》云云。

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詔勸課農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