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6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言,闡無為之妙說,話郊講道,不勞賈生之議;就陽啟

位,無待公玉之圖。願得齒年國胄,隨肩選造。

《求為劉瓛立館啟》
任昉

昔在魏中,爰及晉始,書貴虛元,人悅陶縱,瑚璉廢泗 上之容,樽俎恣林下之適。「春干秋羽,委曠而弗陳;西 序東膠,寂寥而誰仰?所以金雞忘曉,玉羊失馭,神器 毀於獯戎,寶曆遷於於越,豈不悲歟!」劉瓛澡身浴德, 修行明經,賤珪璧於光陰,竟松筠於歲晚,貧不隕穫 其心,窮不二三其操,而困無居止,浮寓親遊,垣棟傾 替,窐衢墊側,有朋自遠,無用栖憑,皆負笈擔簦,櫛風 沐露。瓛之器學,無謝前修。輒欲與之周旋,開館招屈。 臣第西偏,官有閒地,北拒晉山,南望通邑,雖曰人境, 實少浮喧。廣輪裁盈數畝,布施以立黌塾,薄藝桑麻, 粗創茨宇。

《立學詔》
江淹

門下:夫膠庠之典,彝倫攸先,所以昭振才端,啟發性 緒,弘世字氓,納之軌儀。是故《五禮》之跡可傳,六樂之 容不泯。朕自膺曆受圖,志闡經訓,且有司群寮,奏議 橫集。以戎車屢警,文教未敷,思樂辟雍,永言多慨。今 關燧無虞,時和歲稔,遠邇同風,華夷慕義,便可式遵 前準,修建斆學,精選儒官,廣延國胄。

《為蕭監利求入學啟》
王僧孺

竊以矯首伺飛,不如修弋;踠足念遠,莫若驅鑣。故樸 斷成於丹雘,《篠簜》資於栝羽。敢因莩末,有志庠均。為 山資於一簣,學海漸其微流。

《請置學及修立明堂奏》
北齊·邢卲

世室明堂,顯於周夏,一黌兩學,盛自虞殷。所以宗配 上帝,以著莫大之嚴;宣布下土,以彰則天之軌。養黃 髮以詢哲言,育青衿而敷教典,用能享國長久,風徽 萬祀者也。爰暨亡秦,改革其道,坑儒滅學,以蔽黔黎, 故九服分崩,祚終二代。炎漢勃興,更修儒術,故西京 有六學之義,東都有「三本」之盛。逮自魏晉,撥亂相因, 兵革之中,學校不絕。仰惟高祖孝文皇帝,稟聖自天, 道通今古,列校序於鄉黨,敦《詩》《書》於郡國。但經始事 殷,戎軒屢駕,未遑多就,弓劍弗追。世宗統歷,聿遵先 緒。永平之中,大興版築,續以水旱,戎馬生郊,雖逮為 山,還停一簣。而明堂禮樂之本,乃鬱荊棘之林,膠序 德義之基,空盈牧豎之跡。城隍嚴固之重,關塼石之 功,墉構顯望之要,少樓榭之飾。加之風雨稍侵,漸致 虧墜,非所謂「追隆堂構,儀刑萬國者也。伏聞朝議,以 高祖大造區夏,道侔姬文,擬祀明堂,式配上帝。」今若 基址不修,仍同丘畝,即使高皇神享,闕於國陽,宗事 之典,有聲無實。此臣子所以匪寧,億兆所以佇望也。 臣又聞官才授能,所以任事;事既任矣,酬之以祿。如 此,則上無曠官之譏,下絕尸素之謗。今國子雖有學 官之名,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斗哉!昔 劉向有言:「王者宜興辟雍,陳禮樂以風天下。夫禮樂 所以養人,刑法所以殺人,而有司勤勤請定刑法,至 於禮樂,則曰未敢」,是敢於殺人,不敢於養人也。臣以 為當今四海清平,九服寧晏,經國要重,理應先營,脫 復稽延,則劉向之言徵矣。但事不兩興,須有進退,以 臣愚量,宜罷尚方雕靡之作,省永寧土木之功,并減 瑤光材瓦之力,兼分石窟鑴琢之勞,及諸事役非世 急者,三時農隙,修此數條,使辟雍之禮,蔚爾而復興; 諷誦之音,煥然而更作。美榭高墉,嚴壯於外;槐宮棘 寺,顯麗於中。更明古今,重遵鄉飲,敦進郡學,精課經 業。如此,則元、凱可得之於上序,游、夏可致之於下國, 豈不休歟!

《請崇學校疏》
唐·韋嗣立

臣伏聞古先哲王立學官,所以掌教國子以六德、六 行、六藝,三教備而人道畢矣。《禮記》曰:「化民成俗,必由 學乎。」學之於人,其用蓋博,故立太學以教於國,設小 學以化於邑,王之諸子,卿大夫、士之子,及國之俊選 皆造焉。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春秋教以《禮》《樂》,冬 夏教以《詩》《書》。是以教洽而化流,行成而不悖。故自天 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須學而成者也。國家自永淳以 來,二十餘載,國學廢散,胄子衰缺,時輕儒學之官,莫 存章句之選。貴門後進,競以僥倖升班;寒族常流,復 因陵替弛業。考試之際,秀茂罕登,驅之臨人,何以從 政?又垂拱之後,文明在辰,盛典鴻休,日書月至,因藉 際會,入仕尢多。加以讒邪兇黨來俊臣之屬,妄執威 權,恣行枉酷,陷正直之伍,死亡為憂,道路以目。「人無 固志,罕有執不撓之懷,徇至公之節,偷安苟免,聊以 卒歲。遂使綱領不振,請託公行,選舉之曹,彌長踰濫。 隨班少經術之士,攝職多庸瑣之才,徒以猛暴相誇, 罕能清惠自勗,使海內黔首,騷然不安。賴陛下憂勞, 頻有處分,然革弊斯」近,此風尚餘,州縣官寮,貪鄙未 息,而望事必循理,俗致康寧,求之於今,不可得也。陛 下誠能下明制,發德音,廣開庠序,大敦學校,三館生 徒,即令追集。王公以下子弟,不容別求仕進,皆入國 學,服膺訓典。崇飾館廟,尊尚儒師,盛陳奠菜之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