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6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

 第十八卷目錄

 學校部總論一

  漢班固白虎通辟雍

  性理會通學校

  大學衍義補設學校以立教

選舉典第十八卷

學校部總論一

漢班固白虎通

《辟雍》

古者所以年十五入太學何?以為八歲毀齒,始有識 知,入學學書,計七、八十五陰陽備,故十五成童,志明 入太學學經術。學之為言覺也,悟所不知也。故學以 治性,慮以變情,故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故《禮》曰: 「十年曰幼學。」《論語》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又: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是以雖有自 然之性,必立師傅焉。《論語讖》曰:「五帝立師,三王制之。」 傳曰:「黃帝師力牧,帝顓頊師綠圖,帝嚳師赤松子,帝 堯師務成子,帝舜師尹壽,禹師國先生,湯師伊尹,文 王師呂尚,武王師尚父,周公師虢叔,孔子師老聃,天 子太子、諸侯世子皆就師於外。」尊師重先王之道也。 《禮》曰:「有來學者,無往教者也。」《易》曰:「匪我求童蒙,童蒙 求我。」《王制》曰:「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太學在郊。」又曰:「天 子太子,群后之太子,公卿大夫之元子嫡子皆造焉。 父所以不自教,子何為?恐瀆也。」又授之道,當極說陰 陽夫婦變化之事,不可父子相教也。師弟子之道有 三:《論語》曰:「朋友自遠方來」,朋友之道也。又曰:「回也,視 予猶父也。」父子之道,以君臣之義教之,君臣之道也。 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禮樂,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 璧圓,又以法天於雍水側,象教化流行也。辟之為言 積也,積天下之道德也。雍之為言壅也,壅天下之殘 賊,故謂之辟雍也。《王制》曰:「天子辟雍,諸侯泮宮外圓」 者,欲使觀之平均也。又欲言外圓內方,明德當圓,行 當方也。不言圓辟何?又圓於辟,何以知其圓也?以其 言辟也。何以知有外也。又《詩》云:「思樂泮水,薄采其芹。」 《詩訓》曰:「水圓如璧。」諸侯曰泮。宮者,半於天子宮也。明 尊卑有差,所化少也。半者,象璜也。獨南面禮儀之方 有水耳。其餘壅之言垣,宮名之,別尊卑也,明不得化 四方也。不曰泮雍何嫌?但半天子制度也。《詩》云:「穆穆 魯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宮,淮夷攸服。」鄉曰庠,里曰序。 庠者,庠禮義也。序者,序長幼也。《禮·五帝記》曰:「帝庠序 之學,則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善如爾舍,明令必次外, 然後前民者也。未見於仁,故立庠序以導之也。教民 者,皆里中之老而有道德者為右師,教里中之子弟 以道藝、孝弟、行義。立五帝之德。朝則坐於里之門,弟 子皆出就農而復罷。示如之,皆入而復罷。其有出入 不時,早晏不節,有過,故使語之,言心無由生也。若既 收藏,皆入教學,立春而就事,其有賢才美質知學者, 足以開其心,頑鈍之民,亦足以別於禽獸而知人倫, 故無不教之民。孔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明無 不教民也。天子所以有靈臺者何?所以考天人之心, 察陰陽之會,揆星辰之證驗,為萬物獲福無方之元。 《詩》云:「經始靈臺。」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靈,感天地, 正四時,出教化,宗有德,重有道,顯有能,褒有行者也。 明堂上圓下方,八窗四闥,布政之宮,在國之陽,「上圓 法天,下方法地。《八窗象八風》,《四闥法四時》,《九室法九 州》,《十二坐法》十二月,《三十六戶法》三十六雨,《七十二 牖法七十二風》。」

性理會通

《學校》

程子曰:「古者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擇其才可教 者聚之,不肖者復之田畝。蓋士農不易業,既入學則 不治農,然後士農判。在學有養,若士大夫之子,則不 慮無養;雖庶人之子,既入學則亦必有養。古之為士 者,自十五入學,至四十方仕,中間自有二十五年學, 又無利可趨,則所志可知,須去趨善,便自此成德。後」 人自童稚間已有汲汲趨利之意,何由得向善?故古 必使四十而仕然後志定。只營衣食卻無害。惟利祿 之誘最害人。人有養方能定志於學。

「古者家有塾,黨有庠,三老坐於里門,察其長幼出入 揖遜之序,詠歌諷誦,無非禮義之言。」今也上無所學, 而民風日以偷薄,父子兄弟惟知以利相與耳。以古 所習如彼,欲不善得乎?今以所習如此,欲其善得乎? 生民之道,以教為本。故古者自家黨遂至於國,皆有 教之之地。民生八年則入於小學,是天下無不教之 「民也。」既天下之民莫不從教,小人修身,君子明道,故 賢能群聚於朝,良善成風於下,禮義大行,習俗粹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