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6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

 第二十二卷目錄

 學校部藝文三

  節度使賈霆創建文廟學校碑記

               金張億

  節度使王魯重修文廟并學碑記

               路伯達

  澤州重修廟學記      李俊民

  重修修武縣學記      元王惲

  重修臨川縣儒學記      吳澄

  無錫縣梁谿義塾記      前人

  重修常州路儒學碑記    張伯淳

  唐縣學記         汪希中

  撫州路儒學泮池記      虞集

  重修全州學記       揭傒斯

  重建永豐儒學記       黃溍

  新建儒學記         前人

  婺源州學記        吳師道

  重建金谿縣學記      歐陽元

  辟雍賦           前人

  黃梅修儒學記       郭友直

  餘干州學記        李謹思

  與姚江村先生書       盧摯

  辟雍賦          楊宗瑞

  辟雍賦           王沂

  興建國學疏        程鉅夫

  國學議           袁桷

  重修荔浦縣學記      石天岳

  平樂府學記         常挺

  重修桂林府學記      劉三吾

  泮宮賦          汪克寬

選舉典第二十二卷

學校部藝文三

《節度使賈霆創建文廟學校碑記》

金張億

維「大金受命,平定海內,日月所照,無不賓服。天會六 年九月,實下冀州,冀為河朔大藩,儻非剛明有守,威 足以禁暴,德足以懷眾,且疏通練達,不惑於是非之 間者,未易以當鎮牧之任。」初州城下,元帥監軍博選 於眾,得今節度使太師賈公,取人望也。公先守深州, 恩威已著,政無不理,監軍固已昭知成效,朝廷亦謂 選任得人。由是就膺寵擢,臨撫是邦。下車之初,宣諭 上意,勞來安輯,興利除害,凡可以便國家而惠斯民 者,知無不為,大功數十,眾已欣快。越明年,詔頒新格, 具載學宮。公覽之歎曰:「治天下者本於人材。學校者 人材所自出,固不可緩。第兵戈殘蕩之餘,民力有未 完,日或不暇給,然吾安敢少忘耶?州」舊有學,悉為將 兵毀拆,獨於斷垣廢址間,僅存宣聖十哲神像,當日 教官為權置於郡譙門之上,實有待賢牧守之來也。 八年春,公顧政績已成,民俗已阜。異時暴露者有居, 流離者有歸,饑者有食,寒者有衣,善者有所恃而無 恐,惡者有所畏而不敢肆。上下安然,民獲再生之幸, 日超乎富壽之域。一日,飭有司將行釋奠之禮,吏承 命震肅,奔走趨事,前期畢備。二月四日,實惟上丁,公 親率諸生夙興講禮,動容周旋,曲中儀式,士林仰服。 罷則與僚吏洎諸生,齒序集飲,彬彬然已嚮古之制 矣。因謂屬佐曰:「自昔有天下,號聖君者,莫先乎堯舜, 冀堯都也。去古雖遠,遺風餘烈,猶可想見。後之名卿 才大夫,出於是州,載於《傳記》,班班可考。今明天子在 上,德化之所薰陶,聖心之所感格,遂見干戈偃息,文 物興隆,則建學造士,此其時也。吾將擇勝地,崇閎構, 以稱尊儒重道之制,庶幾有以承上休德,而樂育人 材,不亦可乎?」群僚咸悅曰:「我公之政,先後有宜,率皆 上體宸衷,下救民瘼,庶而後富,富而後教」,雅合古聖 人之訓。高明所臨,遠邇洞照。況茲郡庠之造,如指諸 掌,其宮室規模,必有契公之心。而凡一時興學之士, 皆願得奉令效勤,以贊先定之志而成之。公喜,復顧 節副蘇侯謂曰:「今城北隅,不有觀宇可以改作者乎? 大殿巍然,廊廡兼備,設為官學,則先聖有次,廟食有 依,生徒齋館,講習有所,斯可以不勞於力,不費於財, 事則濟矣。其為我亟往相視以報。」侯端亮詳敏,樂承 美意,即往視之,悉如公言,歎服良久。明日具圖以進。 公乃命工力為繕完,遂涓吉旦奉遷神容,肆加嚴飾。 又繪飾七十二賢及後諸大儒於殿壁之兩間,冕服 有倫,皆倣古禮。廟貌輪奐,齋序完潔,不侈不陋。落成 之日,人不知勞,士民縱觀,咸驚天造。學既成,公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