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5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人寶也。若刀筆之中而得澆偽,是「則飾畫朽木,悅 目一時,不可以充榱椽之用也。今之選舉者,當不限 資蔭,唯在得人。苟得其人,自可起廝養而為卿相,伊 尹、傅說是也,而況州郡之職乎!苟非其人,則丹朱、商 均雖帝王之嗣,不能守百里之封,而況於公卿之胄 乎!」由此而言,觀人之道可見矣。凡所求材藝者,為其 可以治民。若有材藝而以正直為本者,必以其材而 為治也;若有材藝而以姦偽為本者,將由其官而為 亂也。何治之可得乎?是故將求材藝,必先擇志行。其 志行善者,則舉之;其志行不善者,則去之。而今擇人 者多云:「邦國無賢,莫知所舉。」此乃未之思也,非適理 之論。所以然者,古人有言:明主聿興,不降佐於昊天; 大人基命,不擢才於后土,常引一世之人,治一世之 務。故殷周不待稷、契之臣,魏晉無假蕭、曹之佐。仲尼 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豈有萬家之都,而 云無士?但求之不勤,擇之不審,或用之不得其所,任 之不盡其材,故云無耳。古人云:「千人之秀曰英,萬人 之英曰雋。」今之智效一官,行聞一邦者,豈非近英雋 之士也?但能勤而審察,去虛取實,各得州郡之最而 用之,則民無多少,皆足治矣,孰云無賢?夫良玉未剖, 與瓦石相類;名驥未馳,與駑馬相雜。及其剖而瑩之, 馳而試之,玉石駑驥,然後始分。彼賢士之未用也,混 於凡品,竟何以異?要任之以事業,責之以成務,方與 彼庸流,較然不同。昔呂望「之屠釣,百里奚之飯牛,甯 生之扣角,管夷吾之三敗,當此之時,悠悠之徒,豈謂 其賢?及升王朝,登霸國,積數十年,功成事立,始識其 奇士也。」於是後世稱之,不容於口。彼瑰偉之材,不世 之傑,尚不能以未遇之時自異於凡品,況降此者哉! 「若必待太公而後用,是千載無太公;必待夷吾而後 任,是百世」無夷。吾所以然者,士必從微而至著,功必 積小以至大,豈有未任而已成,不用而先達也?若識 此理,則賢可求,士可擇,得賢而任之,得士而使之,則 天下之治何向而不可成也?然善官人者,必先省其 官,官省則善人易充,善人易充則事無不理,官煩則 必雜不善之人,雜不善之人則政必有得失。故《語》曰: 「官省則事省,事省則民清;官煩則事煩,事煩則民濁。」 清濁之由,在於官之煩省。案今吏員,其數不少。昔民 殷事廣,尚能克濟。況今戶口減耗,依員而置,猶以為 少。如聞在下州郡,尚有兼假,擾亂細民,甚為無理。諸 如此輩,悉宜罷黜,無得習常。非直州郡之官,宜須善 人。爰至黨族閭里正長之職,皆當審擇,各得一鄉之 選,以相監統。夫正長者,治民之基,基不傾者上必安。 凡求賢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審者,必由任而 試之,考而察之。起於居家,至於鄉黨,訪其所以,觀其 所由,則人道明矣,賢與不肖別矣。率此以求,則庶無 愆悔矣。

《求訪賢良詔》
唐·制集

鸞臺。「上之臨下,道莫貴於求賢;臣之事君,功豈踰於 進善。所以允凝庶績,式靜群方,成大廈之凌雲,濟巨 川之沃日。故周稱多士,著美《風》謠;漢號得人,垂芳《竹 素》。歷觀前代,罔不由茲。朕雖宵分輟寢,日旰忘食,勉 思政術,不憚劬勞。而九域之至廣,豈一人之獨化,必 佇材能,共成羽翼。雖復群龍在位,振鷺充庭,仍恐屠 釣或違,薖軸尚隱,未殫巖穴之美,或委丘園之秀。所 以屢迴旌帛,頻遣搜揚,推薦之道相尋,而虛佇之懷 未愜。永言於此,寤寐以之。宜令文武官五品以上,各 舉所知。其有抱梁棟之才,可以丹青神化;蘊韜鈐之 略,可以振耀天威;資道德之方,可以獎訓風俗;踐孝 友之行,可以勸率生靈;抱儒素之業,可以師範國冑; 蓄文藻之思,可以方駕詞人;守貞諒之節,可以直言 無隱;履清白之操,可以守職不渝。凡此八科,實該三 道取人以器求才,務適所司。仍具為限程,副朕意焉。」 主者施行。

《舉賢制》

鸞臺:「朕聞璧月珠星,實為麗天之象;蒼波翠岳,爰標 紀地之形。是知正位辨方,體元建極,不憑群彥,孰贊 皇猷?事總萬機,心覃億兆,恆靡遑於寢食,誠罔憚於 憂勤。佇賢良則終宵失寢,詢政道則竟日停餐,豈直 未明求衣,昃晷忘食而已。比者屢垂旌帛,頻訪丘園, 雖志切於旁求,然未逢於俊乂,待舟航而涉水,思羽」 翼而陵虛。今者更啟搜揚,庶得不遺草澤。其有文可 以經邦國,武可以定邊疆,蘊梁棟之宏材,堪將相之 重任。無隔士庶,具以名聞。若舉得其人,必當擢以不 次;如妄相推薦,亦寘科繩。所冀多士襲於隆周,得人 踰於盛漢。布告遐邇,知朕意焉。

《搜訪賢良詔》

鸞臺:「朕聞文武之道,憑經緯而開國;《春秋》之功,藉生 殺而成歲。雖復車書混一,中黃之雄氣諒存;溫煦方 滋,太白之高星必應。事既不昧,理乃固然。朕自臨御 天下,憂勞兆庶,宵衣佇旦,望調東戶之風;旰食忘眠, 希緝南薰之化。故得中外禔福,遐邇乂安,控蟠桃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