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南史齊武穆裴后傳》:「韓蘭英,吳郡人,有文辭。宋孝 武時獻《中興賦》,被賞入宮。宋明帝時用以為宮中職 僚。及武帝以為博士,教六宮書學,以其年老多識,呼 為韓公云。」

卲陵攜王綸

按《梁書》本傳:「卲陵攜王綸,字世調,高祖第六子也。少 聰穎,博學,善屬文,尤工尺牘。」

按《九品書人論》,「卲陵行草品下之上。」

按《述書賦》注:「蕭綸亦撰《書評》。」

按:《金石略》,「陶弘景《招隱寺剎下銘》,皆蕭綸八分書。」

蕭堅

按《梁書卲陵攜王綸傳》:「綸長子堅,字長白,大同元年, 封汝南侯,亦善草隸。」

蕭確

按《南史梁卲陵攜王綸傳》:綸長子堅,堅弟確,字仲正, 少驍勇,有文才,尤工楷隸,公家碑碣皆使書之。除祕 書丞,武帝謂曰:「為汝能文,所以特有此授。」大同三年, 封為正階侯,復徙封永安。

蕭賁

按《南史齊竟陵文宣王子良傳》:「良子昭胄,昭胄子賁, 字文奐,好學有文才,能書善畫,為湘東王法曹參軍。」

蕭駿

按《南史長沙宣武王懿傳》:「懿子猷,猷子駿,字德款,善 草隸,工文章,位尚書殿中郎,起武將軍,封南安侯。」

沈約

按《梁書》本傳:「沈約,字休文,吳興武康人也。篤志好學, 博通群籍。齊惠文太子居東宮,為管書記,直永壽省, 校四部圖書。梁高祖受禪,封建昌縣侯,尋加特進光 祿侍中,諡曰隱。」

按《宣和書譜》,約作草字亦工,大抵胸中所養不凡,見 之筆下者皆超絕。故善論書者,以謂胸中有萬卷書, 下筆自無俗氣。今御府所藏草書一:今年帖。

江淹

按《梁書》本傳:「江淹,字文通,濟陽考城人也。天監元年, 為散騎常侍,遷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侯,諡曰憲。」 按《金壺記》:「江淹墨妙筆精。」

任昉

按《梁書》本傳:「任昉,字彥昇,樂安博昌人也。幼而好學, 早知名。高祖踐祚,拜吏部郎中,尋轉祕書監。自齊永 元以來,祕閣四部,篇卷紛雜,昉手自讎校,由是篇目 定焉。出為新安太守,追贈太常卿,諡曰敬子。」

按《述書賦》,「彥昇體雜閑利,牽掣任懷。」

到沆

按《梁書》本傳:「到沆,字茂瀣,彭城武原人也。幼聰敏,五 歲時,父撝於屏風抄古詩,沆請教,讀一遍,便能諷誦。 既長,善屬文,工篆隸,美風神。為殿中曹侍郎,遷北中 郎諮議參軍。」

陸杲

按《南史》本傳:「陸杲,字明霞,吳郡吳人也。少好學,工書。 舅張融有高名,杲風韻舉止頗類,時稱曰:『無對日下 唯舅與甥』。後為光祿大夫,諡質子。」

陸倕

按《梁書》本傳:「陸倕,字佐公,吳郡吳人也。少勤學,善屬 文,所讀一遍,必誦於口。嘗借人《漢書》,失《五行志》四卷, 乃暗寫還之,略無遺脫。辟從事參軍,復除太常卿。」 按九品書,人論陸倕行草,品下之中。

蕭子雲

按《梁書》本傳:「『蕭子雲,字景喬,子恪第九弟也。善草隸 書,為世楷法。自云善效鍾元常、王逸少,而微變字體』。 答敕云:『臣昔不能拔賞,隨世所貴,規摹子敬,多歷年 所。年二十六,著《晉史》至《二王列傳》。欲作論草隸法,言 不盡意,遂不能成,略指論飛白一勢而已。十許年來, 始見敕旨。《論書》一卷,商略筆勢,洞徹字體』。」又以逸少 之不及元常,猶子敬之不及逸少。自此研思方悟,隸 式始變。子敬全範元常。逮爾以來,自覺功進。其書跡 雅為高祖所重。嘗論子雲書曰:「筆力勁駿,心手相應, 巧踰杜度,美過崔寔,當與元常並驅爭先。」其見賞如 此。出為東陽太守,太清元年,復為侍中國子祭酒。 按《南史》本傳:子雲為東陽太守,百濟國使人至建鄴 求書,逢子雲為郡,維舟將發,使人於渚次候之,望船 三十步許,行拜行前。子雲遣問之,答曰:「侍中尺牘之 美,遠流海外,今日所求,唯在名跡。」子雲乃為停船三 日,書三十紙與之,獲金貨數百萬。性吝,自外答餉,不 書好紙。好事者重加賂遺,以要其答。

按《唐書藝文志》:「蕭子雲《五十二體書》一卷。」

按《鼎錄》,梁武帝大通元年於蔣山埋一鼎,文曰「大通 真書。」又鑄一鼎,書《老子》五千言,沈之九江,並蕭子雲 書。

按《書斷》:子雲少善草行小篆,諸體兼備。而刱造小篆 飛白,意趣飄然,點畫之際,若有騫舉,妍妙至極,難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