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比肩。但少乏古風,抑居妙品。故歐陽詢云:「張烏巾冠 世,其後逸少、子敬又稱絕妙爾。」飛而不白,蕭子雲輕 濃得中,蟬翼掩素,游霧崩雲,可得而語。其真草少師 子敬,晚學元常,及其暮年,筋骨亦備,名蓋當世,舉朝 效之。其肥鈍無力者,悉非也。景喬隸書飛白入妙,小 篆、行、草、章草入能。

按《宣和書譜》:子雲善正、隸、行、草小篆、飛白,而正隸飛 白尤工。正隸初學王獻之,晚學鍾繇,乃能研二家之 妙。梁武帝遂以為二王可以比跡。嘗以飛白作一「蕭』 字於建業壁間,後人取其壁入南徐海榴堂中,以為 奇觀。至唐有李約,復載歸洛陽仁風里,構大廈以覆 之,目曰「蕭齋。」張諗特為記而序其事。今御府所藏三: 草書、千文,正書進寫、《古文啟》、顏回《問孝》。

按《廣川書跋》:「子雲書,筆蹟健瘦,縈絲索鐵。昔傳子雲 作筆,而心用胎髮,故纖細不失。」

蕭特

按《南史蕭子雲傳》:「子雲子特,亦善草隸,時人比之衛 恆、衛瓘。武帝嘗使特書,及奏,帝曰:『子敬之跡不及逸 少,蕭特之書遂逼於父』。」位太子舍人,海鹽令。

按:《簡文帝集》撰《特墓誌》云:「銀鉤之巧,重世遹雋。況此 臨池,蟬輕露潤。」

按《法書要錄》:「蕭子雲子特,字世達,亦善書。」

陶弘景

按《南史》本傳:「陶弘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也。幼有異 操。年四五歲,恆以荻為筆,畫灰中學書。及長,讀書萬 餘卷,善琴棋,工草隸。齊高帝引為諸王侍讀。永明十 年辭祿,止句曲山,自號華陽陶隱居。梁武帝早與之 游,及即位後,恩禮愈篤,書問不絕。每有大事,無不諮 詢,時人謂為山中宰相。贈大中大夫,諡貞白先生。」 按《書斷》:「陶弘景善書,師祖鍾、王,采其氣骨。然時稱與 蕭子雲、阮研等各得右軍一體。其真書勁利,歐、虞往 往不如隸行入能。」

按《東觀餘論》:「陶隱居在華陽得楊、許三真君真蹟而 學之,故蕭遠澹雅,若其為人。」今金陵有《許長史舊館 壇碑》,最先一行乃隱居書,又有畫版帖四十三字,與 碑字筆勢同。

按《宣和書譜》:陶弘景工草隸,而行書尤妙。袁昂謂「其 書如吳興小兒,形雖未成長,而骨體甚駿快。」李嗣真 亦云:「如麗景霜空,鷹隼初擊。」俱以駿快稱。今觀其書, 信乎其非虛言也。今御府所藏行書六:《楊瑤密辭》 《華陽洞天帖》《屈畫帖》《茅山帖》《帶名帖》《茅山仙蹟》。

阮研

按《書斷》:「阮研,字文幾,陳留人。官至交州刺史。善書。其 行草出于大王,甚精熟。而研筋力最優,時稱蕭陶等 各得右軍一體。其隸則習鍾公,風神稍怯。」

按《宣和書譜》:阮研善書,師王羲之,作行草尤卓絕當 時。蕭子雲、陶弘景輩謂各得羲之之一體。然蕭子雲 綿弱,終不迨研,至作隸書,則法鍾繇,而風神所不及。 袁昂評研書,「如貴胄,失品次叢萃,不能復排突英賢。」 則研之書亦不可謂無利鈍也。今御府所藏草書三: 《宰相帖》《欣泰帖》《得書帖》。

傅昭

按《梁書》本傳:「傅昭,字茂遠,北地靈州人。普通二年,為 散騎常侍,五年遷金紫光祿大夫。昭終日端居,以書 記為樂,雖老不衰。博極古今,無所遺失。諡曰貞子。」 按《述書賦》,「茂遠捷銳,足以自給。」《今見草書》一紙。

江蒨

按《梁書》本傳:「江蒨,字彥標,濟陽考城人。幼聰警,讀書 過目,便能諷誦。天監六年,詔以侍中常侍侍帷幄,尋 遷光祿大夫,諡肅子。」

按《述書賦》,「彥淵氣懦任力。」《今見行書》一紙。按述書賦作彥

江祿

按《南史》本傳:「江祿,字彥遐,幼篤學,有文章,工書,善琴。 後為唐侯相。」

劉孝綽

按《南史》本傳:「劉孝綽,字孝綽,本名冉。幼聰敏,七歲能 屬文。舅王融深賞之,曰:『天下文章無我,當歸阿士』。」阿 士,孝綽小字也。兼善草隸。自以書似父,乃變為別體。 後為祕書監。

王僧孺

按《南史》本傳:「王僧孺,字僧孺,東海郯人也。魏衛將軍 肅八世孫。幼聰慧,家貧,嘗傭書以養母,寫畢,諷誦亦 了。工屬文,善楷隸。轉北中郎諮議參軍。」

王籍

按《南史王弘傳》:「弘弟子遠,遠子僧祐,僧祐子籍,字文 海,好學有才氣,為詩慕謝靈運,後為唐侯相。籍又甚 工草書,筆勢遒放,蓋孔琳之流亞也。」

王志

按《梁書》本傳:「王志,字次道,瑯琊臨沂人。為散騎常侍, 金紫光祿大夫。善草隸,當時以為楷法。齊游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