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筆倣蘇、黃、米及《聖教》,晚歲取《聖教》損益之,加以蒼老, 遂自成家,唯絕不作草耳。王正書初法虞永興,《智永》 行書法大令,最後益以遒逸,巧拙互用,合而成雅,奕 奕動人。文以法勝,王以韻勝,不可優劣等也。「三君子」 下有陳淳道,復以字行。正書初從文氏,欲取風韻,遂 成媚側。行書出楊凝式、林藻老筆,縱橫可賞,而結構 多疏,亦南路之濫觴也。

「吳中諸君子,余所知者,王司業同祖,文太史甥也」,正、 行具體而微。袁提學袠,行、草亦是疏逸。王吏部穀祥, 正行法趙吳興,雖老健而乏雅致。文博士、彭教諭嘉, 小楷皆足箕裘。彭肉而員,嘉俊而佻,行、草則彭有懷 素、孫過庭法,而傷率弱。臨摹雙鉤,俱是吾朝第一手。 陳方伯鎏正書出入鍾、顏,而骨不勝肉,行、草至徑尺 始遒,署書愈大愈勝。陸少卿師道中年小楷,「化度《麻 姑》」,清麗可愛。彭年孔嘉小楷,師率更精工之甚。大則 魯公《誠懸》,方整遒勁,行筆眉山差遠耳。許太僕初真 行草俱員熟,所乏風稜。周天球公瑕楷法二種,一種 小變宣示而肉微勝,一種出入吳興而加嫵媚。黃姬 水淳父正書,初宗虞永興,行筆本王履吉,而晚節加 率。張貢士《鳳翼》小楷,擬曹娥,精雅有致,微傷矜局。王 穉登《百穀》,出入淳父公瑕,而加尖峭。崑山俞允文仲 蔚小楷,絕得褚河南法,而以顏、柳筋骨幹之,遇所合 作,深可嘉尚,而行筆頗倣河南,稍大則倣黃米,而傷 佻縱。王逢年舜華本有筆,而雜用之,遂不成家。雲閒 莫布政如忠,行草風骨朗朗,亦善署書,乃子是龍。小 楷精工,過於婉媚,行、草豪逸有態。

《總論書家》

書家者流,稱鍾、張、羲、獻。古雅之士,往往左袒鍾、張;華 俊之儔,則必服膺羲、獻。今合諸家之論,可以類推。王 羲之云:「頃尋諸名書,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存。」又 云:「吾書比之鍾、張,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鴈行。 然張精熟,池水盡黑。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謝之。」 羊欣云:「羲之便是小推張,不知獻之自謂云何?」又云: 「張字形不如右軍,自然不如小王。」謝安嘗問子敬:「君 書何如右軍?」答云:「故當勝。」安云:「《物論》殊不爾。」子敬答 云:「世人那得知。」梁武帝云:「世之學者宗二王,元常逸 跡,曾不睥睨羲之,有過之之論,後生遂爾雷同。元常 謂之古肥,子敬謂之今瘦。張芝、鍾繇,巧趣精細,殆同 機神,肥瘦古今,豈易致意?逸少至學鍾書,勢巧形密, 及其獨運,意疏字緩。又子敬之不迨逸少,猶逸少之 不迨元常。學子敬者,如畫虎也,學元常者,如畫龍也。」 陶貞白《答梁武帝》云:「伏覽《書論》,使元常老骨,更蒙榮 造;子敬懦肌,不沈泉夜。逸少得進退其閒,則《玉科》顯 然可觀。」又云:「比世皆高尚子敬,海內非惟不復知有 元常,於逸少亦然。」今奉此論,自舞自蹈,未足逞泄日 月。願以所摹,竊示洪遠、思曠。此二人皆是拘思者,必 當仰贊踴躍,有盈半之益。蕭子雲《上武帝啟》云:臣昔 不能拔賞,隨世所貴,規模子敬,多歷年所始見《敕旨 論書》一卷,商略筆勢,洞達字體。又以逸少不及元常, 猶子敬不迨逸少。因此研思,方悟隸式始變,子敬全 法元常。庾肩吾云:「張工夫第一,天然次之;鍾天然第 一,功夫次之」;王功夫不及張,天然過之;天然不及鍾, 功夫過之。唐太宗云:「鍾雖擅美一時,亦為過絕。論其 盡善,或有所疑。至於布纎濃,分疏密,霞舒雲卷,無所 閒然,但其體則古而不今,字則長而逾制。」語其大量, 以此為瑕。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 如隆冬之枯樹;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其枯樹也, 雖槎枿而無屈伸;其餓隸也,則羈羸而不放縱。詳察 古今,研精篆素,盡善盡美,其惟王逸少乎?觀其點畫 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而還連;鳳翥龍翔, 勢如斜而反直。翫之不覺其倦,覽之莫識其端,心慕 手追,此人而已。孫過庭云:「元常專工於隸書,伯英尤 精於草體。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擬草則餘真,比真 則餘草。」又云:「以子敬之豪翰,擅右軍之筆札。雖復粗 傳楷則,實恐未克箕裘。」是知逸少之比鍾張,則專博 斯別,子敬之不及逸少,無或疑焉。

張懷瓘云:「若真書古雅,道合神明,則元常第一。若真 行妍美,粉黛無施,則逸少第一。若章草古逸,極致高 深,則伯度第一。若章則勁骨天縱,草則變化無方,則 伯英第一。」其閒備精諸體,唯獨右軍次至大令。然子 敬可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逸少可謂「《韶》盡美矣,又 盡善也。」

王氏法書苑

《唐陸羽評徐顏二家書》

徐吏部不授右軍筆法,而體裁似右軍;顏太保授右 軍筆法,而點畫不似,何也?有博識君子曰:「蓋以徐得 右軍皮膚眼鼻也,所以似之;顏得右軍筋骨心肺也, 所以不似。」

《宋陳黃裳評曾氏兄弟書》

曾文定公鞏,如謝家子弟,雖時偃蹇不端正,自爽塏, 有一種風氣。文肅公布,如高麗,使人抗浪,甚有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