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者也?逸少草有女郎材,無丈夫氣,不足貴也。賢人君 子,非愚於此而智於彼,知與不知,用與不用也。《書》道 亦爾,或賤於此,或貴於彼,鑒與不鑒也。智能雖定,賞 遇在時也。嵇叔夜身長七尺六寸,美音聲,偉容色,雖 土木形骸,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加以孝友溫恭,吾 慕其為人。常有其草寫《絕交書》一紙,非常寶惜,有人 與吾兩紙。王右軍書不易,近於李造處見全本,了然, 知公平生志氣,若與面焉。後有達識者覽此論,當亦 悉心矣。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論人才能,先文而後 墨。羲獻等十九人,皆兼文墨。乾元元年四月日,張懷 瓘述。

《張懷瓘書估》

有好事公子頻紆雅顧,問及自古名書,頗為定其差 等,曰:「可謂知書矣。夫丹素異好,愛惡罕同,若鑒不圓 通,則各守封軌,是以世議紛糅,何不製其品格,豁彼 疑心哉!」且公子貴斯道也,感之,乃為其估。貴賤既辨, 優劣了然。因取世人《易解》,遂以王羲之為標準。如大 王草書真字,直一百五字,乃敵一行行書,三行行書, 「敵一行」,真正偏帖則爾。至如《樂毅》《黃庭》《太師箴》畫贊, 累表告誓等,但得成篇,即為國寶。不可計以字數,或 千或萬,惟鑒別之精麤也。他皆倣此。近有鍾尚書紹 京,亦為好事,不惜大費,破產求書,計用數百萬錢,惟 市得右軍行書五紙,不能致真書一字。崔、張之跡,固 乃寂寥矣,惟天府之內,僅有存焉。如《小王書》所貴合 作者,若槁行之閒有興合者,則逸氣蓋世,千古獨立 家尊,纔可為其弟子爾。子敬年十五六時,常白逸少 云:「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頗異諸體。今窮偽略之理,極 草縱之致,不若槁行之閒,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 逸少笑而不答。及其業成之後,神韻獨超,天姿特秀, 流便簡易,志在驚奇,峻險高深,起自此子。然時有敗 累,不顧疵瑕,故減於右軍行書之價。可謂「子為神俊, 父得《靈和》。」父子真行,固為百代之楷法。然文質相沿, 立其三估,貴賤殊品,置其五等。三估者,篆、籀為上估, 鍾、張為中估,羲、獻為下估。上估但有其象,蓋無其蹟; 中估乃曠世奇蹟,可貴可重,有購求者,宜懸之千金, 或時「不尚書,薰蕕同器,假如委諸衢路,猶可字償千 金。」其杜度、崔瑗,可與伯英價等,然志乃尤古,力亦微 大,惟妍媚不逮於張芝。衛瓘可與張為弟,索靖則雄 逸過之。且如右軍真書妙極,又人閒切須,是以價齊 中,估古遠稀世,非無降差。崔、張玉也,逸少金也,大賈 則貴其玉,小商乃重其金,膚淺之人,多任其耳。但以 王書為最。真草一概,略無差殊。豈悟右軍之書。自有 五等。

《黃帝史》,  《周宣史》,  《鍾繇》,   《張芝》。

王羲之、  崔瑗,   衛瓘,   《索靖》。

王獻之。

以上九人第一等

蔡邕、   張昶,   荀勗、   皇象

韋誕、   《鍾會》

「《度德》比義」,並崔、張之亞也,可微劣右軍行書之價。

以上六人第二等

曹喜   邯鄲淳,  《羅暉》,   《趙襲》。

《崔寔》   《劉德昇》,  師宜官、  《梁鵠》

胡昭、   荀爽、   《張彭祖》、  張弘。

《傅元》   《魏武帝  曹植》   孫皓, 孫權,   應璩,   徐幹,   張昭。

嵇康   何曾,   衛覬,   杜預。

楊肇、   樂廣、   劉恢、   司馬攸、 衛恆,   衛夫人、  衛玠、   李式。

王敦、   《郗鑒》   《郗愔》、   韋昶。

桓元   《王翼》   《王導》   《王洽》

王珉、   謝安、   庾翼, 「或奇材見拔,或絕世難求」,並庶幾右軍草書之價。

以上四十三人第三等


張嘉、   庾亮、   郗超、   王珣

戴若思,  衛瓘,   僧惠式,  王修。

張翼、   戴安道、  王元之、  王凝之、 王徽之、  王操之、  孫興公、  王允之, 宋文帝、  宋孝武  康昕、   王僧虔、 謝靈運、  羊欣、   薄紹之、  孔琳之、 蕭思話、  張永、   蕭子良,  齊高帝、 蕭子雲。

互有得失,時見高深,絕長續短。智永力勁,可敵右軍 《草書》三分之一。

以上二十九人第四等

張越,   張融,   陶弘景,   阮研, 毛喜。   智永、  虞世南、  歐陽詢、 褚遂良。

可敵右軍《草書》四分之一。

以上九人第五等

以上率皆估其甚合者,其不會意,數倍相懸。大凡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