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肇孫經,亦善草隸。

京兆杜畿,魏尚書僕射。子恕,東郡太守。孫預,荊州刺 史。三世善草槁。

晉齊王攸,善草行書。

泰山羊忱,晉徐州刺史;羊固,晉臨海太守,並善行書。 江夏李式,晉侍中,善寫隸、草。弟定子,公府,能名同式。 晉中書郎李充母衛夫人,善鍾法。王逸少之師; 瑯琊王廙,晉平南將軍、荊州刺史,能章楷,謹傳鍾法。 晉丞相王導,善槁、行。廙從兄也

王恬晉中將軍會稽內史善隸書。導第二子也 王洽,晉中書令、領軍將軍,眾書通善,尤能隸、行。從兄 羲之云:「弟書遂不減吾。」恬弟也

王羲之,晉右將軍、會稽內史,博精群法,特善草隸。羊 欣云:「古今莫二。」廙兄子也

王獻之,晉中書令。善隸槁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 羲之第七子也兄元之、徽之,兄子淳之,並善草、行。 王允之,衛軍將軍、會稽內史,亦善草、行。舒子也 太原王濛,晉司徒左長史,能草隸。子修,瑯琊王文學, 善隸、行。與羲之善,故殆窮其妙。早亡,未盡其美。子敬 每《省修書》,云「咄咄逼人。」

王綏,晉冠軍將軍、會稽內史,善隸、行。

高平《郗愔》,晉司徒、會稽內史,善章草,亦能隸。《郗超》,晉 中書郎,亦善草。愔子也

潁川庾亮,晉太尉,善草、行。《庾翼》,晉荊州刺史,善隸、行, 時與羲之齊名。亮弟也

陳郡謝安,晉太傅,善隸、行。

高陽許靜民,鎮軍參軍,善隸草,羲之高足。

晉穆帝時,有張翼,善學人書,寫羲之表,表出,經日不 覺。後云:「幾欲亂真。」

會稽隱士謝敷,胡人康昕,並攻隸、草。

飛白本是宮殿,題八分之輕者,全用楷法。吳時張弘 好學不仕,常著烏巾,時人號為「張烏巾。」此人特善飛 白,能書者鮮不好之。

《梁庾度支集》

《書品論》

元靜先生曰:「予遍求邃古,逖訪厥初,書名起於元洛, 字勢發於倉史,故遺結繩,取諸爻,象,諸形會諸人事。 未有廣此緘縢,深玆文契。是以一畫加大,天尊可知; 二力增土,地卑可審。日以君道,則字勢圓;月以臣輔, 則文體缺。及其轉注假借之流,指事會意之類,莫不 狀範毫端,形呈字表。開篇翫古,則千載共朝;削簡傳」 今則萬里對面,記善則惡自削,書賢則過必改。《玉曆》 頒正而化俗,《帝載》陳言而設教,變通不極,日用無窮, 與聖同功,參神並運。爰洎中葉,舍繁從省,漸失《潁川》 之言,竟逐雲陽之字。若乃鳥跡孕於古文,壁書存於 科斗,符陳帝璽,摹調蜀漆,署表宮門,銘題禮器。魚猶 舍鳳,鳥已分蟲,仁義起於麒麟,威形「發於龍虎。雲氣 時飄五色,仙人還作兩童,龜若浮溪,蛇如赴穴,流星 疑燭,垂露似珠,芝英轉車,飛白掩素。參差倒薤,既思 種柳之謠;長短懸針,復想定情之製。蚊腳傍低,鵠頭 仰立,填飄板上,繆起印中。」波回墮鏡之鸞,楷顧雕陵 之鵲。並以篆籀重複,見重昔時。或巧能售酒,或妙令 鬼哭,信無味之奇珍,「非趣時之急務。」且具錄前訓,今 不復兼論,惟草正疏通,專行於世,其或繼之者,雖百 代可知。尋《隸體發源》,秦時隸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 見而重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難製,遂作此法,故曰「隸 書。」今時正書是也。草勢起於漢時,解散隸法,用以赴 急,本因草創之義,故曰「草書。」建初中,京兆杜操始以 善書知名,今之草書是也。余自少迄長,留心茲藝,敏 手謝於臨池,銳意同於削板。而蕺山之扇,竟未增錢, 凌雲之臺,無因誡子。求諸故跡,或有淺深,輒刪善草 隸者一百二十八人。伯英以稱聖居首,法高以追駿 處末,推能相越,小例而九,引類相附,大等而三。復為 略論,總名《書品》。

張芝。伯英      鍾繇。元常

《王羲之》:逸少

右「三人」 ,「上之上。」

論曰:「隸既發源秦史,草乃激流齊、相,跨七代而彌遵, 將千載而無革,誠開博者也。均其文,總六書之要;指 其事,籠八體之奇,能拔篆籀於繁蕪,移楷真於重密。 分行紙上,類出繭之蛾;結畫篇中,似聞琴之鶴。峰崿 閒起,瓊山慚其斂霧;漪瀾遞振,碧海愧其下風。抽絲 散水,定其下筆。倚刀較尺,驗於字中。真草既分於星 芒,烈火復成於珠佩,或橫牽豎掣,或濃點輕拂,或將 放而更留,或因挑而還置,敏思藏於胸中,巧意發於 毫銛。詹君端策,故以迷其變化;英《韶》傾耳,無以察其 音聲。殆善射之不注,妙斲輪之不傳。是以鷹爪含利, 出彼兔毫;龍管潤霜,遊茲蠆尾。」學者鮮能具體,窺者 罕得其門。若探妙測深,盡形得勢,煙華落紙將動,風 彩帶字欲飛,疑神化之所為,非人世之所學,惟張有 道、鍾元常、王右軍其人也。張工夫第一,天然次之,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