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之類,不可不知。又曰:「運筆之時,常使意在筆前,此古 人良法。」

《補筆談》:「章樞密子厚善書,有語:書字極須用意,不用 意而用意,皆不能佳。」此有妙理,非得之於心者,不曉 吾語也。嘗自謂墨禪。

世之論《書》者,多自謂「書不必用法,各自成一家」,此語 得其一偏。譬如西施、毛嬙,容貌雖不同,而皆為麗人, 然手須是手,足須是足,此不可移者。作字亦然,雖形 氣不同,掠須是掠,磔須是磔,千變萬化,此不可移也。 若掠不成掠,磔不成磔,縱具精神筋骨,猶西施、毛嬙 而手足乖戾,終不為完人。楊朱、墨翟,賢辨過人,而卒 不入聖域,盡得師法,律度備全,猶是奴書。然須自此 入,過此一路,乃涉妙境,能無跡可窺,然後入神。 《蘇東坡集》:「獻之少時學書,逸少從後取其筆,而不可 知其長大,必能名世。」僕以為不然,知書不在於筆,牢 浩然聽筆之所至而不失法度,乃為得之。然逸少所 以重其不可取者,獨以其小兒子用意精「至,猝然掩 之,而意未始不在筆。不然,則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 書也。」

東坡《志林》:「作字要手熟,則神氣完實而有餘,於靜坐 中自是一樂。」

《蔡君謨語錄》:「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 亦不離乎楷正。張芝與旭,變怪不常,出於筆墨蹊徑 之外,神逸有餘,而與羲、獻異矣。襄近年麤知其意,而 力已不及,烏足道哉!」

《范石湖集》:「漢人作隸,雖不為工拙,然皆有筆勢腕力, 其法嚴於後世真、行之書,精采意度,燦然可以想見 筆墨畦徑也。」

《山谷題跋》:「幼安弟喜作草,求法於老夫。老夫之書,本 無法也。但觀世閒萬緣,如蚊蚋聚散,未嘗一事橫於 胸中,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計較工 拙,與人之品藻譏彈。譬如木人舞,中節拍,人歎其工, 舞罷則又蕭然矣。幼安然,吾言乎?」

余寓居開元寺之「怡偲堂」,坐見江山,每於此中作草, 似得江山之助,然顛長史、狂僧皆倚酒而通神入妙。 余不飲酒忽五十年,雖欲善其事,而器不利,行筆處 時時蹇蹶,計遂不得復如醉時書也。

余在黔南,未甚覺書字綿弱。及移戎州,見舊書多可 憎,大概十字中有三四差可耳。今方悟古人「沈著痛 快」之語,但難為知音爾。

《澠水燕談錄》:陳文惠公善八分書,變古之法,自成一 家。雖點畫肥重,而筆力勁健,能為「方丈」字,謂之「堆墨」, 目為「入字。」凡天下名山勝處,碑刻題牓,多公親蹟。 聞見。《後錄》:陶隱居《與梁武帝啟》云:「逸少有名之跡,不 過數種,《黃庭勸進像贊》《洛神》,不審猶得在否。」褚遂良 《逸少正書目》:《樂毅論》《黃庭經畫贊》《墓田丙舍》以次共 十四帖,合五卷。《勸進》已亡,《洛神》不錄,蓋遂良誤以《洛 神》為子敬書也。

崇寧初,經略天都,開地得瓦器,實以木簡,札上廣下 狹,長尺許,書為章草。或參以朱字表物數,曰縑幾匹, 綿幾屯,錢米若干,皆章和年號松為之,如新成者,字 遒古若飛動,非今所蓄書帖中比也。其出於書吏之 手尚如此,正古謂之「札書」,見《漢武紀》《郊祀志》,乃簡書 之小者耳。張浮休《跋王君求家章草月儀》云爾。 《東軒筆錄》:「尚書郎周越以書名盛行於天聖、景祐閒, 然字法軟俗,殊無古氣。梅堯臣作詩務為清切閑談, 近代詩人鮮及也。皇祐已後,時人作詩尚豪放,甚者 粗俗強惡,遂以成風。蘇舜欽喜為健句,草書尤俊快, 嘗曰:『吾不幸寫字為人比周越,作詩為人比梅堯臣, 良可歎也』。」蓋歐陽公常目為蘇梅耳。

唐初字書得晉、宋之風,故以勁健相尚,至褚、薛則尤 極瘦硬矣。開元、天寶已後,變為肥厚,至蘇靈芝輩,幾 於重濁。故老杜云:「書貴瘦硬方有神。」雖其言為篆字 而發,亦似有激於當時也。正元、元和已後,柳、沈之徒, 復尚清勁。唐末五代,字學大壞,無可觀者。其閒楊凝 式至國初李建中,妙絕一時,而行筆結字,亦主於肥 厚。至李昌武以書著名,而不免於重濁。故歐陽永叔 評書曰:「書之肥者,譬如厚皮饅頭,食之味必不佳,而 命之為俗物矣。」亦有激而云耳。江南李後主善書,嘗 與近臣語書,有言顏魯公端勁有法者,後主鄙之曰: 「真卿書有法而無佳處,正如扠手並腳田舍漢耳。」 《雞肋集》:學書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傳,而 妙必其胸中之所獨得。書工筆吏,竭精神於日夜,盡 得古人點畫之法,而模之濃纎橫斜,毫髮必似,而古 人之妙處已亡,妙不在於法也。

《後山談叢》:「善書不擇紙筆,妙在心手,不在物也。古之 至人,耳目更用,惟心而已。」

蜀人王冕,為《舉子詩義》,「左之右之,君子宜之。」而悟針 法規矩,可得其法,不可得其巧。捨規矩則無所求其 巧矣。法在人,故必學;巧在己,故必悟。今人學書而擬 其點畫,已失其法,況其巧乎